在日本长野县,一头胸口留下"七道伤痕"的巨大黑熊,近日成为了日本网络热议的焦点。


有人戏称它为《北斗神拳》里的熊版拳四郎,甚至被网友誉为“世纪末救世熊”。不过遗憾的是,这头巨大黑熊因为伤人最终还是被击毙了……


每年春天是日本黑熊从冬眠中苏醒的季节。它们为了觅食,不得不走出山林,与人类活动区域的距离也愈发接近。


而这起事件发生在4月初,长野县饭山市郊外,一头成年熊突然闯入民宅,造成三名老年居民受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


警方接获报案后,随即发布“熊出没注意”的警报,并持续追踪熊的行踪。


直到5月初,当地猎友会通过无人机锁定目标,在距离袭击地点仅一公里的千曲川河滩上,发现了这头体型巨大的黑熊。


它体重超过115公斤,脚掌宽达10公分,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胸前清晰可见的7道疤痕。这些伤痕的来源,推测是在它闯入民宅攻击人类时所留下的。无论是窗框、家具,还是人类的反击,都可能在它的胸前留下记号。


而这些对称的伤痕,也意外让它多了一分“角色感”。不少人联想到漫画中拳四郎胸前的“七星印记”,开始以“北斗之熊”“熊四郎”的名号调侃它。


社交媒体上留言不断:“北斗神拳的继承者竟然是一只熊”“看到死兆星了吗”等冷笑话层出不穷。


然而,新闻的结局并不欢乐,这头黑熊最终被10名猎友会成员包围并猎杀。虽然捕获过程依照规定执行,也符合法律上的“危害排除”程序,但依旧让人感到一丝哀伤。


猎友会的资深成员还表示,如今的熊与以往不同:“过去它们一看到人就逃,现在不仅不怕人,连汽车都不在意。”这并非夸张,而是许多经验者的共同感受——日本野生动物对人类的警惕性,正在显著降低。


来自森林综合研究所的大西尚树研究员指出,今年的日本特别容易与熊“正面遭遇”。去年秋天日本各地的橡实、山毛榉果实大丰收。


黑熊在冬眠前得以摄入充足营养,不仅增强了体力,也使更多雌熊顺利受孕。他预估:“今年1月,有大量小熊出生。”


这意味着,出没山野的熊数量正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日本本州的“月轮熊”分布范围也在过去15年间扩大了约1.4倍,不再局限于深山,而是一步步逼近人的生活区。


“熊的生活圈,已经渗入人类生活圈。”大西研究员这样总结。他指出,这并非单纯的“熊变多了”问题,而是气候变化、森林管理失衡、人口流失与高龄化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生态反应。


而长野县正是熊出没的高风险地区之一,特别是饭山、木岛平一带,不仅人口稀少,也有许多独居老人。当熊穿越田野进入人类生活圈,对于年长居民来说,几乎无力自保。


这也让地方政府与猎友会的角色更加吃重,甚至成为维持人熊边界的最后防线。然而,仅靠猎杀解决问题并非长久之计。部分专家呼吁应更积极推动“人熊共存”政策,例如设置高灵敏度的感测器与警报系统,加强居民防熊教育,并建立诱捕转移机制,让问题熊能被送往人迹罕至的山林深处,而非直接扑杀。


熊身上出现七道伤痕,就像是一则现实的寓言: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若只是用武力来划界,终将留下彼此的伤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