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吉大的本质就是在买一只985的原始股。吉大算是末流985吗?
这个说不好,容易被喷。吉大曾经辉煌过,但从近几年的录取分数上来看的话,吉大确实是末流了。咱们得承认,它曾经辉煌过。你看,从恢复高考之后,1978年国务院发布过一个88所全国重点院校的名单。从这个名单里咱们就能看出来,吉大至少从综合类院校里边,可以排到全国前四的水平。
然后在过去三届两院院士的评选中,吉大的校友数量达到了33位,这个数量也是全国排名第一,超过清北的。这也足以证明,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吉大在人才培养上绝对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那现在的吉大为啥落到末流985呢?因为2000年全国院校大合并的时候,吉大吃太多了,没消化好。现在的吉大是由6个大学合并而来的。
第一个,吉林工业大学,也是当时一级部的扛把子,完全有实力去跟现在的湖南大学争一个985。
第二个是长春科技大学,地质界的黄埔军校。前面说吉大那么多的院士校友,其实多数都是来源于这个地院的。然后还有长春邮电学院,通信行业的先驱。现在我们总提“四电四油”,其实应该再加一邮啊。还有谁呢?
白求恩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的高校,医学十一大金刚之一。还有谁?军需大学,研究军马的鼻祖。还有一个老吉大。但就是这些各顶各的好学校,在合并之后,其实效果并不理想,一直在内耗。为啥?
因为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呀!你看浙江大学也是合并了好几个学校,但它合并的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他们原本就是从浙江大学分出去的呀!人家属于同宗同源,所以合并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太多的阻碍,合并起来非常顺利,很快就完全整合了。你不仅扩大了学校的规模,整体的综合实力还得到了提升。
但吉大合并之后就消化不良。因为这六所学校他们原来就没有什么渊源,而且他们哪一个实力都还不弱。所以呢,合并之后就派系林立,内斗严重,资源整合不到位,严重拖累了学校的发展。
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费的问题。吉大学科门类太齐全了,啥啥都有,啥啥还都不弱。但是经费呢,捉襟见肘。2025年经费虽然说来到了104亿,也是一个过百亿的选手,看起来还挺多,但是生均经费在985院校里边倒数第一,都不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
双非院校里边,深圳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也比吉大的生均经费要多。那你作为一个六边形的战士,吉大需要去大力发展它的理科,全力提升文科,有所重点去发展它的工科,同时呢还要复兴医科。就这点经费,你说怎么够?钱不够,还没斗就胡了。
而且说一个冷知识,吉大现在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没装空调的985。你看隔壁哈工大不仅装空调,还建了暖廊是吧?有钱啊!所以吉大好像不止得报,正因为如此,吉大才能捡漏啊。985还是985啊!吉大的数理化生四个基础学科全部都是一流学科,基础学科拿到这个成绩的,全国也就六所高校:清北、复交、中科大和吉大。
法学,吉大又是五院四系之一,法理学、刑法学是国内第一的梯队。吉大的机械全国排名第八,车辆工程保三争二。车辆这一块呢,除了清华之外,反正其他的学校它是谁也不服。新工科领域,通信工程它有老长春邮电的底子,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流学科,计算机是全国首批拿到博士点的院校,现在它也是101计划33所院校之一。
所以报考吉大的本质就是在买一只985的原始股。现在它是处在估值低位,但是985的牌照,永不退市。本科先拿一个985的文凭,以研究生再跑路嘛!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