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伊人

进了职高,就没有前途了吗?

职高生只能在工厂当“螺丝钉”,一生碌碌无为吗?

最近,一名职高生经过11年的努力,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的故事,被多所院校作为范例宣传。

他的“逆袭”故事,还曾上过热搜榜第一。

他,就是周信静。

从职高、到大专、到专升本、到考研和读博,这位最强求学“逆袭王”的故事,在中国教育史上非常罕见,堪称励志典范。

这种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中的剧情,周信静是如何做到的?

1996年8月,周信静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贫穷的海岛。

他从小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没有实力为他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年少的周信静,跟许多孩子一样不懂事、贪玩,学习成绩很一般。

上初三时,有一个职高来学校做宣传,懵懵懂懂的周信静一时冲动,放弃了中考,2009年去了这家职高学校——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在职高念书的前两年,他依旧很茫然,没有奋斗目标,也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就在第三年,看到每天按部就班、不紧不慢的学习生活,周信静突然幡然醒悟。

他不想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稀里糊涂地度过一生。

他要努力学习,发愤图强,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努力实践,希望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然而,学习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

周信静因为偏科,2012年只考上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是一所专科院校。

从这所院校毕业后,周信静并未停止奋斗的脚步,依旧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冲劲。


那期间,他连续三年积极参加“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并在大三时获得了“省赛特等奖”。

这个奖项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他实现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机会。

2015年,周信静通过坚持不懈和勤学苦读,顺利实现专升本,考取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电的新生活,给他带来了新的激情和活力,也让他感受到挑战成功的乐趣。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研读全英文计算机专业书籍。

在学习编程时,努力提高英语水平。

这种广泛阅读和对英语的重视,让他受益匪浅。

本科第二年,他成功通过了大学四级和六级的英文考试,并以89.36的综合加权分,稳居专业第一。

他还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以及国家奖学金的荣誉。

有了这些“辉煌”的成绩,一般人或许会沾沾自喜,可周信静并不满足,他要继续挑战自我,攀登更高的山峰。


2016年暑假,周信静开启了考研生活。

那段时间,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每天坚持复习11个小时,并持续了6个月。

那年的研究生考试,可谓高手云集、竞争激烈。

当年进入复试的有150人,周信静在初试排名108名,而录取人数为57人,看来似乎录取无望。

然而,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周信静的编程能力和英语能力,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机试环节,他取得了满分。在英语面试环节,他对答如流。

尤其是对专业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给评审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年跟周信静一起考研的学友回忆说,自己每天屁颠屁颠地刷PAT甲级题目时,发现一位叫“无敌大饺子”的同学,早早地刷完了所有的题目。

看到这位“无敌大饺子”的ID,每天在PAT的榜首上挂着,透着一种“绝世高手”的孤傲,他很好奇这位同学到底是谁。

于是,他加了这位同学的QQ,发现对方就是周信静。

最后,周信静凭借机试和面试的优异表现,脱颖而出。他的排名从108升至第48,顺利考取了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拿到了数据实验室的offer。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读研期间,周信静的父亲查出了食管癌晚期。

他只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实习赚钱,以便支付父亲的医疗费。

一年后,父亲去世了,周信静心里很难过。

但他没有跟人诉苦,也不想博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只是默默地扛下了生活的压力。

之后,他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别看周信静性格腼腆、不善交际,可他对知识有着极高的热忱和渴望。

每当他跟同学讲起在数据库公司实习的情况时,滔滔不绝、激动万分,跟平素那个不善言辞的他,可谓判若两人,同学们都暗暗佩服。

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周信静没有直接攻读博士,而是去腾讯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他并未放弃对数据库领域的研究。

工作之余,他参与了SIGMOD2021上的重要项目SpitFire。

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数据库顶级会议VLDB2020上发表了DPTree的工作。

这是对他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肯定,也是他卓越实力的体现。


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20年底,周信静成功地申请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并成为了数据库领域图灵奖获得者迈克尔·斯通布雷克(Mike Stonebraker)的学生。

当时国外有三所著名学府都给他抛来了“橄榄枝”,图灵奖得主迈克尔也是8年未招生,他看中的是周信静的才华、勤奋和潜力。

一般人看到周信静的逆袭故事,只会羡慕和感叹。

却不知在那11年里,他付出了多少辛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他的“鸿鹄之志”,更是令人钦佩、令人肃然起敬。

周信静的前老板,一个比他年长十几岁的朋友,谈到周信静如今取得的成就时,表示一点儿也不感到惊讶。

这位老板认为,周信静除了勤奋努力,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做事专注有毅力、志向远大。

这样的优秀品质,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非常稀缺。

周信静刚到该公司实习时,这位老板就被他解决数据库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的系统编程能力,所深深折服,并极力挽留。

可周信静却真诚地婉拒了。

他说要去美国念数据库的PhD,想找一个大公司的数据库组,去历练一下,并希望能够去美国的顶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面对这样一份真诚和执着,这位老板只好放弃私念,鼓励他一往无前、勇敢追梦。

后来周信静去了腾讯公司的关系数据库组,他发挥自身特长,把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不到一年,就向mysql提交了不少bug的修复和改进。

或许,正是他的专注和执着,以及面对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终于实现了人生的成功“逆袭”。

有网友看了周信静的故事,在网上留言:

“职高生奋斗11年,逆袭成麻省理工博士,轻舟已成航母。”

周信静的“逆袭”故事,不仅在网络上引发轰动,还被各地的多所院校所关注。

有三所院校的院长,分别在开学典礼等活动上,用周信静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荀子曰: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而靠争取。”

或许,周信静的起点并不高,出生也很平凡。

但,起点低,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水平低、能力低。

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要早日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坚持奔跑不放弃,一定能够迎来曙光,改变命运,“直挂云帆济沧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