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说了《如懿传》中女主如懿“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的双标行为,今天继续和大家谈谈另一位相似的角色:《宫中残酷史·花儿的战争》中的姜嫔。
作为世子嫔—未来的中殿,姜嫔前途本该一片明朗,但丙子之役扰乱了正常行进的轨道,姜嫔跟随丈夫昭显世子前往清国当人质,仁祖也因为被迫向皇太极三跪九叩生了心病,觉得所有人都在背后嘲笑他是无能的君王,这个给了能言善道的妖花赵贵人可趁之机,成为了仁祖的解语花和最信任之人,宠爱之甚,就连比赵贵人更加年轻貌美的继妃庄烈王后也要忌她三分。
好不容易从清国回到故乡,姜嫔如果学习仁粹大妃或惠庆宫夹着尾巴做人,静待时机,或许结局会不一样,但是姜嫔丝毫不隐藏自己对建立与仁祖执政时期完全不一样的新朝廷的强烈企图心和对因仁祖无能被迫成为人质而与儿子分开的怨恨,随时将建立新朝廷的军事愿望挂在嘴边,时不时怼仁祖几句或者直接和他对着来,遭致了仁祖的反感,导致仁祖恨屋及乌,也连带着不信任世子和世孙。
对待比自己小的继母,姜嫔一开始其实也是尴尬和不认可的,只是庄烈王后不符合年纪的老练征服了姜嫔。当然,姜嫔也并不是那种伏低做小的人,所以有时候还是会耿直地教庄烈王后要学习已故的仁烈王后,严格地管理后宫众人。虽然在她自己眼里,自己是直言进谏,是为继母担心,但是在老练的继母眼中,姜嫔的言论无异于是在讽刺其不如前王后,怎能不介怀?
而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仁祖的后宫嫔御,姜嫔的态度是十分轻蔑的。她视后宫为妖魔鬼怪,所以前面提到她极力劝导庄烈王后严格管理后宫;对待仁祖最宠爱的赵贵人,姜嫔也是出身牛犊不怕虎,明里暗里多次讽刺她出身卑微,赵贵人也以牙还牙,经常向仁祖吹枕边风,让仁祖越来越厌恶姜嫔和世子。
当然,姜嫔的迷之操作不止如此。在世子代理听政后,姜嫔也力图展现自己未来国母的风范:为了打击赵贵人,帮助庄烈王后树立中宫殿的权威,也为了打击大肆敛财、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昏庸官员,姜嫔极力主导亲蚕礼,越俎代庖召见外命妇(一般为王族宗室和官员夫人),逼迫她们交出财物,得罪了外命妇及其丈夫;又在亲蚕礼上同中殿一起接受后宫嫔御的朝拜,强调后宫的卑微,引起后宫的不满;接着在宴会上翩翩起舞,完全抢了庄烈王后的风头。
还有,对待小叔子凤林大君,姜嫔也因为担心其图谋王位,总是言语敲打,同为嫡王子却因不是嫡长子而与王位无缘,同去清国为质却没能与兄嫂一同回国,现在好不容易归国又要承受嫂子的阴阳怪气,这让心思深沉的凤林大君怎能不记仇?
可以说,姜嫔的高调作派一下子将人全部得罪光了,用《溏心风暴》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未登天子位,先置杀人刀”。
所以,在世子离世后,姜嫔瞬间变得孤立无援,不仅没能为丈夫平冤,揪出毒杀丈夫的幕后凶手还丈夫公道;在三个儿子被流放时也无能为力,最后更是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而在这期间,她最信任的庄烈王后和除仁祖和丈夫之外血缘最亲的凤林大君选择明哲保身,其他后宫选择冷眼旁观,赵贵人选择加快姜嫔的死期,外命妇和朝廷大臣们则选择为姜嫔之死再加一把火。
当然,这是剧中的姜嫔,真实历史的姜嫔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但比起仁粹大妃、惠庆宫、神贞王后等丈夫还没登上王位就去世,自己也是还没成为中殿的世子嫔的相同的尴尬处境,就经历和结局来说,姜嫔简直是“惨中之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