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火锅底料业务员发布视频,指控郑州一家自助火锅店为了让顾客少吃而在食材中使用饱腹剂。
该账号很快删除视频,并道歉,称关于饱腹剂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饱腹剂”随之成为网络梗,在网络持续引发争论。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饱腹剂”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已久,核心观点是,自助餐厅为了多赚钱,会在食材添加饱腹剂,让顾客产生饱腹感,“吃两口就吃不下了”。为此,《中国食品报》今年春节之后专门发布科普内容:大众吃自助餐会快速产生饱腹感,大部分是因为饮料、水果、甜点、肉类占据了肚子。
5月10日,涉事火锅店长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上述业务员发布的内容严重影响店里生意,正委托律师起诉,“追究到底。”
事件:
火锅底料业务员指控
“火锅店添加饱腹剂”
目前,涉事业务员石某账号中的视频已删除,其他网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录屏保存。
视频显示,石某在一家火锅店就餐时,端着吃剩下的饭碗说:“它这里边加了啥,饱腹剂。绝对加饱腹剂了,我告诉你为啥。我四个人,这么壮的四个人,就吃了三斤二两(鱼)。我对天发誓,我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的。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深知做生意一定要讲良心,但这家店,他讲没讲良心,我真不知道。”
相关截图中,该账号为视频配发的文案是“在家里吃鱼,两个人都能吃三斤,到了鱼自助火锅店,4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居然.......家人们赶紧点赞加收藏,很可能被同行举报下架”。视频被删除前,点赞量已超过1万。
该视频评论区,有网友提出疑问:“其实你要是怀疑的话,可以检测,没有证据就属于造谣。”石某回复“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
其他网友则表示,“怀疑就去检测,有问题就举报他,你的一面之词会不会坏了人家店”“发出来就属于造谣了”。
随后,有网友根据账号以往推销火锅底料的内容,扒出其所属公司是重庆某火锅底料品牌,并质疑其是否推销火锅底料被拒,因此发布了指控视频。
5月8日,石某发布道歉声明,称发布的关于火锅店食材添加饱腹剂的视频,是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随口说的,她对此表示歉意,她意识到未经审核随口乱说的话对火锅店造成不良影响,接受所有批评和指责,保证以后一定谨慎发言,呼吁网友以她为戒,针对网络不明信息保持理性。她还声明,她的个人行为与所属公司和工厂无任何关系,此前与火锅店没有任何商业接触,也不存在所谓的恶意报复。最后,她向受到伤害的火锅店及相关人员鞠躬道歉。
记者注意到,在石某账号的评论区,网友一边倒对道歉不认可,多位网友甚至表示,是看到她发布的饱腹剂视频后取消了在该火锅店的订餐,“希望为火锅店统计受损金额增加材料”。
记者注意到,“饱腹剂”成为网络梗之后,多个科普博主发布了辟谣视频。
今年2月份,《中国食品报》针对流传已久的“饱腹剂”传言,也曾发布科普内容:大众吃自助餐会快速产生饱腹感,大部分是因为饮料、水果、甜点、肉类占据了肚子。
进展:
火锅店发视频称已起诉
底料企业则要求删除视频
记者注意到,涉事火锅店及品牌创始人杨某,5月7日开始陆续发布视频驳斥“饱腹剂”指控。
视频称,因为没有使用石某推销的火锅底料,被恶意造谣抹黑。视频内容指责石某“你们这些底料厂家的人说话不负责任”,认为店里的鱼是无限续吃,石某所说“点了三斤二两的鱼”说法不实,在吃不下了的情况下“对天发誓添加了饱腹剂”,如果食材有任何问题,应该向监管部门举报。
5月9日,杨某再次针对对方的道歉视频发布声明,称石某一手在探店账号发布视频夸这家火锅店,另一手用小号对探过的店泼脏水,两个账号自导自演恶意抹黑,对经营造成实际损失,已全权委托律师处理事件,并对已删除的造谣视频取证,已正式起诉追究相关方的法律责任,“正好给全网造谣的人立个典型”。
相关截图中,石某确实在4月30日,通过另一个探店账号中发布了对该店的探店视频。
5月10日,石某推销的火锅底料品牌负责人徐某发布视频,称在网上看到公司被起诉,事件中的女销售员是该公司的合作商员工,而非该品牌公司的直属员工,其个人行为不代表该公司立场,公司也坚决抵制没有事实依据就乱发评论、发布网络的行为,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合作商,要求处罚涉事员工并妥善处理事件,未来将加强对合作商的监管管理。
徐某表示,餐饮行业目前都面临艰难处境,希望涉事火锅品牌账号第一时间下架起诉火锅底料公司的视频,撤销对该公司的起诉流程,并作出对该公司的误伤声明,事件对双方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该公司也会保留追究石某法律责任的权利。
10日,记者联系涉事火锅店。工作人员表示,火锅品牌下属有多家门店,涉事店铺开业一年多,在郑州口碑良好,“她第一次来探店,我们知道在拍摄。不知道她啥时候又拍了一次。这个小姑娘可能年轻,说话不知道后果,给我们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律师已经在全权处理维权事情,我们不方便接受采访。”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