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一群游客正在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欣赏当地美丽的风光。春和景明,万物复苏,正是欣赏美景的好时候。帕哈尔加姆镇素有小瑞士的称号,是克什米尔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谁能想到一群恐怖分子忽然从森林里冲了出来,打死了26名游客,打伤了至少17名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帕哈尔加姆镇还是印教徒们一条十分重要的朝圣路线的起点,每年有上百万人次前往此地旅游,其中约有五分之一左右,都是前来朝圣的印教徒。

据报道,当时恐怖分子将游客按照信仰来分组,背不出伊教相关经文的,直接就被突突了。很明显,这是一场针对信仰矛盾的恐袭。

披上信仰的外衣以后,一切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克什米尔地区本身就充斥着信仰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导致如今的克什米尔依旧是印巴冲突的根源。



这场恐袭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

如果单纯是游客遇袭,那这事儿没话说,绝对是正儿八经的恐怖袭击。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欣赏春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遭遇这种破事。

但这条线路是印教徒朝圣的路线,情况就不同了。这完全有可能是一场针对印教徒的袭击事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

当然是因为当地复杂的信仰矛盾。

印巴在1947年以前,其实是一家人,都是英属印度的一员。之所以分成两个国家,主要就是因为印巴存在本质上信仰冲突。

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居多,而巴基斯坦人则信奉伊教居多。

克什米尔地区,在印巴分治的时候,其实是信仰伊教居多的一个地方。但是这里的土邦君主,却是一个印教徒。

所以当初在分家的时候,克什米尔地区就出现了犹豫不决的情况。

原本他们是想分出来单干的,但印巴都不可能让他们单干。为此民众们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君主则希望加入印度。这才有了印巴为了这块地大打出手的情况。

1947年到1949年,双方打了1年多时间,最终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双方暂时停火。如今的停火线,基本上就是当年双方停火的地方。

但是,印度在停火以后,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三分之二的土地,以及四分之三的人口。可谓是赚大了。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当地大多数民众,都是伊教徒,结果却被印教为主的印度给控制住了。矛盾自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所以此后当地的伊教徒不断地通过合法和非法的不同途径,向印度统治者发起挑战。他们寻求的是被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能够摆脱印度的控制。至于是否加入巴基斯坦,那就是后话了。

合法的途径,比如说他们会组建一些合法组织,通过公开发声,反对印度在当地的一些统治政策。非法途径,也就是类似这次恐袭一样的残忍事件。



克什米尔伊教徒原住民的生存条件越来越差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藏南地区,藏南作为藏族人民的发源地之一,自然是我国藏民族最重要的神圣之地。但是目前这里依旧是中印矛盾的关键地区。

印度在控制藏南大片土地以后,为了稀释这里的藏文化,陆续向当地迁入了100多万印度人。如此庞大的一批人到了藏南以后,彻底改变了这里的人口结构和信仰成分。

所以说,印度在吞并领土的事情上,还是相当有经验的。长此以往,这里的人口结构包括信仰结构都偏向于印度,再想收复就难上加难了。

中国人占大多数的地方,永远都是中国的土地。至少文化层面,他们是无法和中国进行切割的。比如说港岛,回归是历史的必然,毕竟中国人口占大多数。

但类似藏南、拉达克这些地方,如果不快速解决,后果很难想象。因为这里的人口结构正在偏向印度,文化成分也在不断偏向印度。这才是最不能拖的地方,越拖,这里越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子。

海参崴就、海兰泡等地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沙俄、苏联两次杀戮之前,这里至少还有不少中国人在此地生活,但在这两件事发生以后,当地已经很难再见到中国原住民的影子了。所以你再想让这些地方回归,可就比港岛难多了。



克什米尔地区,主要有4大信仰,分别是伊教、印教、锡克以及佛教。

其中伊教是克什米尔第一大信仰,这些人主要生活在克什米尔谷地。印教则是当地第二大信仰,他们主要生活在查谟地区。至于锡克和佛教,则数量较少,其中佛教徒主要生活在拉达克地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所以说,印度占据大多数克什米尔地盘的同时,也让大量伊教徒留在了印控范围内。那么印度肯定会采取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印度将不少高种姓的印度人,迁徙到克什米尔地区定居。同时强制拆除了大量伊教建筑,约有3000多座相关庙宇改建成了印教庙宇。此外,当地人习惯使用的乌尔都语,也被印度当局从公立学校给删除了。

除此以外,克什米尔当地人的自治权,也在一点点被剥夺,2019年,印度单方面取消了克什米尔地区的特殊自治权。不少当地伊教徒,因为拿不出原住民身份的证据,甚至直接被当成了黑户。

所以说,印度对当地的控制越来越牢固,而当地伊教徒的生存条件,自然也就越来越艰苦。这才是这场恐袭爆发的根源。



这事儿和巴基斯坦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没什么关系,既然是巴铁,你就不能说他们的坏话,说了就有可能会被扣帽子。巴铁当局也矢口否认,坚决反对将自己和这场恐袭扯上关系。

印度这边,自然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再次找巴基斯坦的麻烦。毕竟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还占着很大一块,印度方面是极其不爽的。

所以,印度一口咬定,这次袭击和巴基斯坦脱不了干系。并且印度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反应,以切断巴基斯坦上游印度河的流水来制裁巴基斯坦。这可要了巴铁的命了,毕竟据统计,巴基斯坦境内60%的农田,都需要依靠印度河上游的水。而印度河上游,恰好就在印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境内。

因此,即便巴基斯坦再怎么解释,这事儿都能和他们扯上关系。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你就别想跑了。

实际上,这事儿也算是印度当局搞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极端行为,导致大量当地的伊教徒背井离乡,前往巴基斯坦控制下的自由克什米尔定居。

巴基斯坦人和这些人同宗同源,信仰也一样,当然没理由拒绝收留他们,毕竟他们是被敌对方印度给逼走的。

这些人到了自由克什米尔以后,肯定不甘心自己的家乡就这么被人给占了。而且他们还有不少亲戚朋友在印控克什米尔境内哭哭熬着。

为此,这些人组成了不少组织,时不时在印控克什米尔搞一场武装突击,有时候也会酿成类似这次的恐怖袭击事件。

所以,你觉得这事儿能跟印度当局撇清关系吗?

至于巴基斯坦,在收留这些人以后,疏于管理,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这绝对不是主要因素,毕竟敌人的敌人,极有可能是朋友。巴当局没理由严厉打击这些针对印度的组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至于有些人指责巴当局主导了这一行为,那我是万万不能相信的。毕竟人家好歹是正规军,难道不知道养虎为患的道理?



莫迪为何如此动怒

这还是跟印度在克什米尔的政策有关,早在2019年,莫迪就已经开始着手取消克什米尔的特殊自治地位了。

此后印度当局又开始清理当地的非法武装组织。按照莫迪的说法,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已经成了一个十分稳定繁荣的地方,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莫迪表示:各位游客朋友、大老板们,可以随时带资入场了,无须担心这里的安全问题。

莫迪甚至拍着胸脯表示,会撤掉这里的反叛乱陆军,在克什米尔当地实施常态化管理。这种自信,其实风险极大,毕竟不远处就是他们的敌对者,而且双方在这里只有停火线,没有边境线。

结果自然是翻车了,从2024年开始,针对莫迪取消克什米尔特殊自治权的问题,当地人开始强烈抗争。紧接着类似这次的恐袭接二连三地发生,莫迪的老脸,都要气绿了。后面他的一系列冲动行为,无非是为了给国人一个交代罢了。

最惨的还得是那26名丧命的游客,他们背后,是26个破碎的家庭。这次双勉强算是停战了,但克什米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样的悲剧始终不会结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