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打砸Karachi面包店
表达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各个国家的U型锁们却不约而同:
以爱国的名义打砸同胞的财产。
本轮印巴冲突宣布停战后,一些印度人的爱国热情无处释放,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一家名叫Karachi的面包店。
因为Karachi与巴基斯坦一座大城市同名,这些人认为这家面包店属于“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严重的“印奸”行径。
于是,一群印度爱国人士聚集在面包店前举标语、喊口号,要求面包店改名,进而用长棍砸碎了Karachi的招牌灯箱,还冲进店内打砸物品。
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警察在现场没有阻止爱国群众的做法,但事后拘留了那些参与打砸的人员。不过,这些人在当天即全部被释放,因为面包店老板明确表示不想追究此事。
说到这家面包店的老板,那就更是一段唏嘘的国家史与家族史……
Karachi是一家创建于1953年的烘焙品牌,如今在印度有多家连锁店,算是相当知名。Karachi这个名字也的确是源自于巴基斯坦地名,是创始人的家乡。
这么一说,这家面包店好像被印度爱国群众打砸也并不算冤枉?那就大错特错了。Karachi面包店创始人虽然来自现在被巴基斯坦控制的区域,但却是世代虔诚的印度教徒,无论血缘民族还是宗教信仰都是纯得不能再纯的印度人。
1947年之前,现在的印度和现在的巴基斯坦本是一个国家,在英国殖民者的策划推动与内部宗教信仰冲突等原因的综合影响下,当时的印度分割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大部分伊斯兰教徒归入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大部分印度教徒归入了现在的印度。
注意,这里说的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实际上,独立后的巴基斯坦也生活着一些印度教徒,而印度境内也生活着不少伊斯兰教徒,他们作为少数派,在冲突紧张局势中都备受歧视与欺压。
Karachi面包店的创始人就是当时被划到了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教徒,当时他就经营着一家面包店,养育着4个孩子。可以想象,印巴分治后,这一家生活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日子过得有多么艰难,会受到多少欺压。
于是,他下定决心带着一家老小投奔“精神祖国”印度,放弃家产,来到了以印度教徒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生活。
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再次站稳脚跟,并于1953年在印度创立了Karachi面包店品牌。Karachi这个名字,是他心心念念的家乡,更是他认为理所应当归印度教徒统治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这个名字承载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印)情怀。
Karachi面包店由家族经营传承至今已有72年,开分店也一直是叫这个名字,发展越来越壮大。一代创始人早已去世,如今是由孙子辈在经营。
老人家为了靠近自己的信仰和民族,不惜放弃家产带着妻儿投奔印度,堪称是印度原教旨爱国主义的楷模。他可能到死都没有料想到,自家的后人有一天会被印度爱国主义者歧视和打砸。
难道要这家虔诚的印度教徒再搬到巴基斯坦去吗?
当然,U型锁们在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一样,他们对来龙去脉并不关心,对真相是非更是不屑一顾。他们想要的,只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暴烈地表达爱国情怀。
对他们来说,伤害的是同胞还是敌人,并不重要。
主理人:项栋梁
科学普及、时事评论、美食旅行活动、创新公益活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