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钱钟书在《围城》里写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话流传多年,说得多少人心里直打鼓。作为父母,看着儿女谈恋爱,最操心的就是这段感情到底能不能走到结婚那一步。其实啊,适不适合结婚,不用托人算命,也不用反复试探,看看这三件事,心里立马就有底了。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感情能不能经得起考验,细节里全藏着答案。




一、有没有争吵的“分寸感”:床头打架床尾和,关键在“不越界”
都说“牙齿和舌头还会打架”,小两口过日子哪有不拌嘴的?但吵架也有门道,老一辈常讲“夫妻没有隔夜仇”,说的就是吵架得有分寸。有些情侣一闹矛盾,就翻旧账、戳痛处,甚至把对方的家人都扯进来,这就是典型的没分寸。
记得有个新闻里,小情侣因为一顿饭没点对口味,女生直接提分手,男生一气之下把女生之前的糗事全抖落出来。这哪是吵架,分明是“拆台”。反观那些能长久的感情,就算吵得再凶,也不会说“当初真不该认识你”“我瞎了眼才和你在一起”这种伤人的话。就像梁实秋说的:“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好的感情,吵完架还愿意给对方台阶下。
还有些小年轻吵架,喜欢冷战,十天半个月不说话。这也不行!老话说“冷饭伤胃,冷语伤心”,矛盾越积越多,最后就成了感情里的定时炸弹。真正合适的两个人,懂得“见好就收”,吵完架主动服个软,撒个娇,这日子才能越过越热乎。
二、能不能“吃苦同甘”:患难见真情,富贵不相弃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话听着寒心,但现实里还真不少见。想知道儿女的对象靠不靠谱,就得看看两个人在困难面前的表现。邻居家的女儿谈恋爱时,男生每天送花、请吃饭,浪漫得不得了。可女孩父亲生病需要借钱,男生立马变了脸色,找各种理由推脱。这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人,趁早远离!
反过来说,要是两个人能一起挤出租屋、吃泡面,为了攒钱买房努力打拼,那感情指定差不了。就像老一辈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一起吃苦的情侣,心里都揣着对未来的盼头。我认识一对夫妻,年轻时一起摆地摊,风吹日晒的,可两人互相打气,现在生意做大了,感情还是和当初一样好。
当然,能共患难重要,能同富贵更难得。有些情侣,日子过好了就开始飘,嫌弃另一半“土里土气”。这哪行?老祖宗早就说过“糟糠之妻不下堂”,真心相爱的人,不会因为身份地位变了就忘本。只有既能一起扛过风雨,又能一起享受繁华的两个人,才适合走进婚姻。
三、“价值观契合”有多重要: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合才能过一生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嫁人的关键,还得看三观合不合。有些情侣,一个喜欢存钱,一个喜欢月光;一个觉得结婚要孩子是必须,一个坚持丁克;一个孝顺父母,一个觉得老人是累赘。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就像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早晚得出问题。
就拿消费观来说,有对小情侣,男生省吃俭用想买车,女生却大手大脚买名牌包,为这事三天两头吵架。这就是典型的三观不合!老话说“量入为出,勤俭持家”,消费观不一致,婚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是矛盾。
还有对情侣,女生想多花时间陪父母,男生却觉得工作赚钱更重要。这种对家庭和事业的不同看法,要是解决不好,迟早会影响感情。就像作家苏芩说的:“好的感情,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感动晕,而是细水长流的把你宠坏。”三观一致的两个人,在人生大事上总能想到一块儿,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说到底,儿女的终身大事,父母再着急也急不来。与其天天催婚、操心,不如教会他们擦亮眼睛,看准这三件事。婚姻不是儿戏,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只有吵得有分寸、能同甘共苦、三观还契合的情侣,才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往后的日子,就盼着孩子们都能找到对的人,和和美美过一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