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第78 个世界红十字日到来之际,通化市红十字会以 “矢志人道・携手同行”为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 “奉献为民”的公益热潮,凝聚起社会各界参与人道事业的强大合力。

创新动员广聚能,人道资源强保障

在人道资源动员工作中,通化市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创新,以“人道吉爱解民忧”“吉爱共筑博爱家园”等公益项目为载体,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筹资网络。线上,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公益理念,打造便捷高效的捐赠渠道;线下,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吸引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汇聚起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为开展人道救助、帮扶弱势群体筑牢物质根基,切实将人道关怀落到实处。活动启动后,筹资额迅速攀升,截至目前已达3.9万余元。随着活动持续推进,预计到5月20日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志愿行动显担当,服务社会践初心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期间,通化市红十字系统上下联动,掀起志愿服务热潮:

二道江区红十字会在龙山小区体育馆门前广场开展“红十字健康公益行”宣传义诊活动,同时走进通化市第十四中学,为全区九所学校80余名教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与校园安全;


柳河县红十字会深入校园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惠及学生1000余人次、教师200余人次、家长300余人次,并走进柳河县税务系统和长青小学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基层应急能力提升;


东昌区红十字会联合社区开展“理论 + 实操”应急救护培训讲座,通过情景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居民掌握“生命体征判断”“急救优先原则”等核心知识,切实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水平;


通化县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三献”知识科普宣传,开设“红会知识微课堂”,以互动问答、案例分享等形式普及急救技能与人道援助知识,吸引百余名居民热情参与;


集安市红十字会举办西部计划志愿者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班,为50余名西部志愿者传授应急救护知识,为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筑牢安全基础;


辉南县红十字会联合县教育局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在辉南县职教中心学校为全县学校校医进行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通化市中心医院、通化市眼科医院走进基层开展健康科普及义诊活动,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通化师范学院创新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小情景剧形式,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烧烫伤处理”“创伤止血包扎”等操作方法,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热情;


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持续推进“学校红十字课堂”“情暖夕阳”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在江南社区、光复社区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宣讲,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


先锋引领树典范,榜样力量聚人心

在2025年吉林省“五一”表彰大会上,通化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会长陈建伟同志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其个人多年深耕志愿服务领域、无私奉献的褒奖,更是通化市红十字队伍卓越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市红十字会依托官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度挖掘并宣传陈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通化大地熠熠生辉,为全市公益事业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生命教育筑防线,知识普及护平安

生命教育是红十字会的重要工作内容。通化市红十字会组织全市红十字系统开展“2025年红十字生命教育防灾避险知识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推动防灾避险知识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有效提升了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进一步彰显了红十字会在生命守护领域的专业价值。

与此同时,通化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走进通化市第一中学校,联合学校红十字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景演练。演练过程中,救援队员向师生详细讲解了急救知识要点和操作规范,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此次实景演练,不仅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更切实提升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通化市红十字会通过系列举措和创新实践,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通化市红十字会将坚守初心使命,持续拓展人道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效,凝聚社会力量,为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推动通化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彰显红十字会新作为。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