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信这首古诗大家都能够记住吧。这首古诗中就说到了古人对月亮的观察研究,并且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分一个月的时间。根据古人的研究,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动一圈大概是29.5天,而这这期间,又分为初一是“朔日”。而到了十五的时候圆月之夜,这天叫“望日”。月末最后一天叫“晦日”。可见,晦日与朔日是相连的,并且也是两个月的交替的日子。
今天已经是到了孟夏的十四了,明天就是到孟夏四月的十五了。这个日子,根据老祖宗的说法,这是四月的“望日”。这里我们要记住,只要是见到望日,说明农历已经到十五这天了。至于说是哪一个月的望日,那就是要看看出现了什么月份的说法了。像孟夏就是指的四月,仲夏指的是五月。
明天就是到四月的望日了,如果碰到晴天,那就是本月夜晚赏月的好日子。但是,如果出现的是下雨天气,不仅望日不能赏月了,农民们还是最怕这个日子出现下雨天气的。有句老话这样说“最怕四月十五雨”,这就是说明这天下雨是会有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说法的。
“最怕四月十五雨”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十五这天出现了降雨天气,老祖宗认为是最怕的。可见,对于四月望日出现下雨,给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的是不利的。
当然,这个说法是相对来说,是以目前农业生产中农民们最迫切需要抢的农活。现在正值初夏时节,是夏收和夏种并举的时候。相对于夏种,农民们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夏收了。并且,当庄稼要收割的时候对天气要求是非常大的。而夏种的话可能推迟一点还不那么要紧。而庄稼一旦成熟之后,耽搁一天都可能带来农作物减产的。
从本句农谚来说,四月十五这天是下雨天气,农民们最怕的还是夏收不能及时进行,并且还怕接下来的连绵降雨造成庄稼不能收的情况了。因此,从天气阴晴来看,在四月月圆之夜希望是晴天而不是阴天。
明天就是到四月十五望日了,下雨到底有啥说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是怎么说的?早看早防备。
“四月望日云遮月,小满芒种地不干”
这句农谚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十五这天如果出现了下雨天气,预兆的是后面时间会是有连绵不断的降雨天气。具体来分析:
“四月望日”就是指的四月十五这天。“云遮月”指的是这天从白天就开始下雨了,到了晚上还是出现了阴雨天气,月亮都被乌云遮挡住了。
“小满芒种地不干”,小满和芒种的时候正是小麦自南向北收割的时候,如果出现阴雨天气,地面都不会干。这影响着小麦收割和晾晒了。因此,才说四月十五最怕下雨天气了。
你认为说得有道理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