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恶作剧”类视频成为不少短视频创作者选择的赛道。然而,这类看似搞笑幽默的视频,却有很多内容让网友感觉不适。比如“找路人拧瓶盖后要钱”这类视频,被不少网友斥责拿穷人、老人寻开心。5月10日下午,记者致电相关短视频平台客服,客服表示,如果网友刷到相关视频,可以直接进行举报,会有专人进行核实处理。

(5月11日极目新闻)

“找路人拧瓶盖要钱”视频中,拍摄者通常会选择农村大爷或外表朴实的路人,假装自己手有不便,恳请对方帮忙拧开瓶盖。当路人出于善意给予帮助后,拍摄者却突然变脸,以对方已经打开了饮料为由,理直气壮地要求对方支付费用。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他人善意的无情消费和恶意嘲讽。恶作剧类短视频以制造噱头为目的的视频,频频出现内容失格、底线失守的情况,不仅毫无创意可言,更是在以低级趣味挑战公众道德底线。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类视频对弱势群体的“标签化”和“标签消费”现象。农村大爷、朴实路人等群体往往被视为可以随意捉弄的对象,他们的善良和朴实被当作博取眼球的工具。视频创作者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不惜牺牲他人的尊严和权益,将这类视频包装成“搞笑”内容进行传播。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恶作剧,岂能成为短视频平台的“连续剧”“系列剧”?

对于此类恶作剧短视频,平台方不能坐视不管。作为短视频内容的主要传播者,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上传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一旦发现此类低俗、恶俗、违法的视频内容,平台应立即采取删除、封禁等措施,并对创作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恶作剧短视频”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赛道。在某短视频平台随机搜索“拧瓶盖要钱”“大爷拧瓶盖”等词条,都能看到多个账号拍摄的不同版本的类似视频,套路基本相同,且视频里的“碰瓷”对象均为农村大爷,且在不少视频中大爷最后均被拍摄者激怒。不少网友称看了这种视频心里很不舒服:“完全是取笑老人”“这是拿穷人和老人寻开心”......

“找路人拧瓶盖要钱”类恶作剧短视频的泛滥,无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恶作剧短视频”不是流量的正道,更不该是专门的赛道,需要的不仅是“刷到可以举报”,而是需要平台“要知道取舍”,凡是违法公序良俗的所谓“短视频赛道”都应该关掉。

不能让“恶作剧短视频”再恶心人了!拿农村大爷开涮的“恶作剧短视频”还是算了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