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浅夏,万木芳华,萱草花开。
今天是2025年5月11日,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作家三毛说:“母亲啊母亲,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母亲,不仅是生命的来处,更是一辈子的恩人、贵人与家人。
无论多大年纪,娘在,家就在,孩子永远有家可归,有山可靠。
在这个专属于母亲的温暖节日里,宜感恩,宜祝福,宜致敬,宜陪伴。
衷心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平安健康伴左右,幸福快乐度余生!
1、母亲,是恩人
宋人赵与泌的《劝孝》诗云: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儿奔生,娘奔死,阎王面前隔层纸。
是母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
从小到大,对我们悉心照顾,为我们含辛茹苦,一日三餐是她,洗衣缝补也是她。
曾几何时,以为妈妈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长大后才发现,她只是为母则刚,尽己所能。
一声“妈妈”,让她奔波劳碌一生,全心全意一生,为家庭操劳,为子女付出。
她不求回报,不问收获,只求我们健康成长,只愿我们幸福安乐。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
时光无情,岁月磨人,如今她渐渐白了头发,弯了腰身,变得健忘与迟钝。
可坚信的是,哪怕有一天,她忘了自己姓甚名谁,都不会忘记如何爱孩子。
天大地大,母亲恩大,母亲的生养之恩,无量无边。
终其一生,我们恐怕都难以回报一二,唯有知恩感恩,尽心尽孝。
常回家看看,承欢膝下,别让母亲晚年过得凄凉,别让母亲越年迈越心寒。
多点耐心,多点关心,为我们操劳了大半生的母亲,值得最好的脾气与最真的报恩。
2、母亲,是贵人
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任老师,也是一辈子的贵人。
因为她,除了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爱,更有耳提面命的谆谆教导。
母亲的托举,母亲的教育,无形之中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就与高度。
好比古有孟母三迁、画荻教子,为了孩子能通往更辽阔的世界,她不惜受累受罪。
纵使她早就知道拼尽全力的结果,是与孩子渐行渐远,也依然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不止如此,母亲的脾性德行、智慧格局,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
是她,教会我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她,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本领。
人生路上,我到的贵人很多,得到的提携不少,可始终贵不过母亲。
母亲的奋力托举与言传身教,才是我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贵人。
恰如作家刘墉所说:“母亲的背影,是孩子最初的世界观。”
虽然母亲节只是五月其中的一天,但母爱、母教却与我们如影随形。
她用皱纹写诗,以唠叨作曲,将整个人生熬成照亮我们前路的灯油。
惟愿岁月对母亲温柔以待,成全每一份孝心,以后的日子,活出母亲期待的模样,也要好好去善待呵护她。
3、母亲,是家人
《论语》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现实却往往是,父母子女之间,不断指向着别离。
儿时,是子在巢中盼母归,长大后,是母倚门前盼儿回。
更何况,人生一路奔波向前,我们也会各自拥有自己的小家。
但不变的是,妈妈,永远是至亲至近的家人,是心灵的港湾归属。
她熟知我们的口味喜好,始终对我们惦念挂牵,无时无刻不盼着我们归家团聚。
当我们事有所成时,可以与母亲分享喜悦,使成就感加倍。
当我们陷入低谷时,母亲的安慰与支持,更是坚不可摧的后盾。
而且,母亲还是大家庭的纽带,是一家人汇聚在一起的理由。
母亲在,兄弟姐妹是亲人,母亲不在,兄弟姐妹都变成了亲戚。
妈妈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再无归途。”
母亲在,家就在,有母亲,就有家,哪怕到了七八十岁,尚能有些孩子气。
等我们慢慢上了年纪,喊一声“妈妈”,还有人应答,那就是我们修来的福气,定要且行且珍惜。
在今天这个如此美好温暖的节日里,不管多忙碌,都要停下脚步,去表达自己的爱意与敬意。
一份礼物、一个红包、一句祝福、一个拥抱之余,也要以家人之名,对她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