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10日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这项协议是通过华盛顿斡旋的谈判达成的。

‍‍‍‍‍‍‍针对特朗普所谓美国促成印巴停火的说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停止交火和军事行动,是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的。”

特朗普这波非常幼稚的“抢戏行动”,所为何来?

特朗普这波“抢戏”操作,活脱脱像个在幼儿园抢小红花的小朋友——明明是隔壁桌两个孩子自己和好,他却举着蜡笔大喊“老师你看我画的彩虹!”。不过细品这出戏,背后的心理动机堪称一场“行为艺术”。



首先得琢磨琢磨他的“执政焦虑症”。根据白宫日历,这位老兄第二任期刚过百天,政绩清单上却像被松鼠啃过的玉米——吞并格陵兰岛的豪言成了国际笑话;威胁加拿大“纳入版图”换来的是总理连说五个“永远不”;连巴拿马运河都没捞着,反而把拉美国家得罪了个遍。

这种情况下,突然冒出个印巴停火的“救命稻草”,他能不扑上去吗?就像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突然发现老师把别人的高分试卷发错了,赶紧揣兜里冒充自己的。

其次,这老哥的“表演型人格”又发作了。你看他发推的姿势,活像孔雀开屏——明明美国国务卿只是打了几个电话,他却描述成“经过美方一夜的努力”,仿佛自己化身深夜斡旋的007。CNN都看不下去了,吐槽他是“推开一扇本来就开着的门”。这种夸张表演,本质上是自恋型人格的典型症状:必须成为所有故事的主角,哪怕剧情是别人写的。

更深层的心理,可能是一种“存在感饥渴”。想想看,第二任期刚开局就四面楚歌——国内债务危机像颗定时炸弹,中期选举又迫在眉睫,他急需一个“外交胜利”来转移火力。

就像一个破产的富豪,宁可刷爆信用卡也要买块假名表撑场面。更绝的是,他还巧妙地把中国的功劳偷梁换柱——巴基斯坦能硬气反击印度,背后可是中国提供的防空系统和先进武器,但特朗普偏要把这出“中国功夫”拍成“美国大片”。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他那套“江湖式外交”的逻辑。在他眼里,国际事务就像街头斗殴,谁嗓门大谁有理。你看他处理印巴冲突的套路:先让国务卿打几个电话,然后立刻发推宣布胜利,完全不管印巴两国的官方声明。

这种“先开枪后瞄准”的作风,和他威胁欧盟加征关税、逼乌克兰妥协的手法如出一辙——用夸张的姿态制造既成事实,哪怕最后被打脸,也要在舆论场收割一波流量。

说到底,特朗普的心理世界就像个永不落幕的真人秀舞台。他需要不断制造“高光时刻”来维持人设,哪怕这些时刻只是用PS合成的。印巴停火这件事,不过是他从现实剧本里截出来的一帧画面,然后用“美国制造”的滤镜重新包装,卖给国内观众。

至于真相?在他的词典里,“收视率”永远比“事实”更重要。就像他自己说的:“当总统就像当摇滚明星,关键是要保持热度。”

这波操作,你可以说他是焦虑,是自恋,是表演,但本质上,这就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行为艺术——只不过,观众早就看穿了他的戏服是用报纸糊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