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所在的公司最近组织了全面体检。 这让他很高兴。 “活到40岁,还没有接受过身体检查。 ”
到了体检的日子,小李在医生的指导下一个接一个地做检查。 有一种检查方式让他觉得新奇,医生先给他吃一粒药,过了一会儿给了他一个类似袋子的东西,让他往里面吹气五分钟。 小李全照做了,最后医生把袋子放进了一个机器里。
几分钟后,当小李还以为刚才做了什么检查时,医生已经开口了。 “这个结果表明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 ”小李吓了一跳。 “这就是幽门螺杆菌检查。 我听说这种非常可怕的病原菌会导致癌症。 我该怎么办? ……"
很多人同样听说过幽门螺杆菌的名字,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原菌,总是与癌症联系在一起。
其实,幽门螺杆菌没那么可怕。 确实有致癌的风险,但如果尽快进行医学干预,就能把严重的后果降到最低。
那么,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知识,告诉他们如何调查,如何防止,如何治愈。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世界卫生组织于2017年将其列为致癌物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弯曲的细菌,带有多根鞭毛。 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温度、酸碱度、氧含量要求严格,胃部37左右的温度、酸性环境、5%~8%的氧含量十分适合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在胃中大量繁殖,伤害人体。
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胃癌胃部疾病有所关联。
幽门螺杆菌在进入胃部后,鞭毛就开始发挥了作用,经过摆动提供动力,推动其穿过胃黏膜。然后又利用鞭毛,把其固定在胃的上皮表面,完成在人体中的定植。
在幽门螺杆菌穿过胃黏膜的过程中,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降低其对外的抵御能力,使胃容易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侵袭,引发疾病,例如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等。
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引起胃溃疡。人的胃部是很容易受伤的一个器官,日常生活中未完全咀嚼食物、吃刺激的食物、饮酒、吃药等行为都可能会对其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部损伤比较敏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检测到损伤,并且开始在创面增殖,大量积聚在一起干扰胃的自我修复,就会形成溃疡。
幽门螺杆菌还会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减缓胃部恢复的速度。如果胃溃疡长期不能痊愈,就可能会恶变为胃癌。
除了引起胃溃疡,可能演变为胃癌之外,感染幽门螺杆菌本身也是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它的致癌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本身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不仅可以引起炎症反应,还可以直接伤害胃部的细胞,诱发细胞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但可以确定的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确可以提高胃癌的发病率。
如果对幽门螺杆菌不重视,任由其发展,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但是,幽门螺杆菌也并不是非常危险,只要尽早进行医学干预,做到早查、早防、早治,就可以有效避免其对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二、怎么查?
幽门螺杆菌在1973年首次被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检查的方法越来越多。
细菌培养是检查幽门螺杆菌最早使用的方法,也是可靠性极高的一种方法。这种检查是通过胃镜取患者的部分胃黏膜,然后进行相关处理,做细菌培养。如果经培养后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则证实了患者被感染。
尿毒酶检测也可以查出是否感染有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人胃内时可以生成大量的尿毒酶,根据幽门螺杆菌的这个特性,发展出了许多检测手段。最直接的就是通过胃镜取部分胃组织,直接进行试验,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大量的尿毒酶。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是C-14呼气试验,它也是根据幽门螺杆菌生成尿毒酶的原理进行检测的。
C-14检查前,会让患者先服用碳14标记的尿素,这种尿素会被尿毒酶分解,产生氨和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患者呼出的气体,利用机器可以检测出其中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就提示感染有幽门螺杆菌。
C-14检查时,不会对人体造成刺激,很适合那些不适合做胃镜的人群,例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或儿童等。
此外,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检查还有免疫学检测、15N-尿素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
三、怎么防?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中曾经发表过相关文章,数据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4.2%男性的感染率为44.9%,女性的感染率为42.0%
这些数据足以见得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群体十分庞大,这和中国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中国人吃饭讲究氛围,总是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如果其中一人感染有幽门螺杆菌,就可能通过一起食用的食物传染给其他人。
想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公筷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公筷不与口腔接触,可以避免幽门螺杆菌通过筷子传播至食物上,能极大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也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如果在触摸了嘴之后又接触了一些物品,就可能把幽门螺杆菌留在物品上,而这时如果有人碰巧接触了这件物品后直接吃饭,就可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传播。
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及时清理身体上以及环境中存在的幽门螺杆菌,防止发生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的做法包括勤洗手、经常更换牙具、对个人物品经常消毒等等。
清淡饮食也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食用过辣、过凉、高盐等刺激性食物会损害胃黏膜,提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相反,清淡饮食不仅可以避免损害胃黏膜,还有利于补充各类营养物质,提高胃黏膜对幽门螺杆菌的抵御能力。饮食生活的无规律,外邪入侵,体内寒气增加,胆汁减少,食物很难消化,并且胆汁逆行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 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继续上行对食管黏膜凭障也产生破坏,根 在胆
既然知道了是问题出在胆囊这个地方,也就知道了胆囊的重要作用,切莫再稀里糊涂的了,很多人一拖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有胆囊炎这个情况,除了注意平时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外,在空闲之余到附近野地采摘些灌南苦菜,去除部分杂质,洗净后,煮水,搁些红糖一起用,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劳逸结合,少吃多餐,切不可熬夜,早饭记得吃,保持愉悦的心情。
此外,还要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出现异常时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幽门螺杆菌可以生成尿毒酶,这种物质会分解胃中的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具有刺激性气味,异常难闻,所以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有口臭的症状,这种口臭无法通过刷牙等措施缓解,也很难遮盖。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类型的口臭,就提示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尽快前往医院诊治,防止其对身体进一步造成伤害。
四、怎么治?
治疗幽门螺杆菌,唯一的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单一的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好的疗效。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推荐使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谓的四联疗法,就是把四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起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主要是由抑酸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组成。抑酸剂和铋剂的选择较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种类,但是抗生素的选择是个难题。
经过数十年的治疗发展,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以前经常使用的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已经很难起到足够的作用。当前临床上主要选择阿莫西林、四环素等抗生素,幽门螺杆菌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还较低,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抗生素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患者自身很难把控这些因素。所以,治疗幽门螺杆菌要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五、总结
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性高,它可以引发胃炎、胃溃疡等一系列胃部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胃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幽门螺杆菌又是不危险的,只要及时地对其进行干预,做到早查、早防、早治,它对人就没有很严重的危害,不会对人体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