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网 责编:陆云琦 2025-05-10 20:14:59

在莱西市院上镇,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串起了乡村振兴的产业链。这里的葡萄不仅是特色农产品,更是推动三产融合、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果”。院上镇立足葡萄特色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文旅融合转型,由单一品种向全链条发展,通过构建“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绘就了“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

从“土里刨食”到“科技赋能”

走进小河子村葡萄大棚,沉甸甸的果穗挂满枝头,果实饱满,穗形周正,长势喜人。“专家常深入田间指导,帮我们改良水肥管理、夏剪修穗、病虫害防控技术,叮嘱疏果控产、温湿度调控这些关键细节。现在,葡萄优质果比例提升至80%,3亩大棚年收入达27万元,每亩较过去增收1.5万至2万元。”种植户展太成介绍道。

展太成口中的专家,是国家级葡萄科技小院科技带头人、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刘更森。院上镇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却曾受困于品种单一、效益不高等传统种植模式的瓶颈。近年来,院上镇依托国家级葡萄科技小院,瞄准区域葡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传播葡萄科学管理技术和绿色种植理念,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让葡萄产业焕发新生。“此前调研发现,部分果农存在种植粗放、病虫害多发、管理落后等问题,对科普指导需求迫切。葡萄科技小院的设立,能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户果农,推动建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高品质葡萄生产技术体系。”刘更森告诉记者。

同时,院上镇积极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富模式,整合七岌无核葡萄专业合作社、小河子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等资源,通过集体流转土地,推进葡萄园区建设和设施栽培。组建了院上镇葡萄协会,在农资采购、产品销售、质量监控、品牌推广等环节为种植户提供专业化指导,有力提升了全镇葡萄种植的专业化水平。

“系统集成”创新产业链发展路径

这几天,院上镇岘沽村的程材硕正忙着采摘自家大棚里的巨峰葡萄。今年产量较往年更高,收益十分可观。“现在每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根本不愁卖,客户都抢着订货。优质果每斤能卖到30元,我这2亩大棚算下来,差不多能有18万元收入。”程材硕说。

院上镇鲜食葡萄量大质优,销售是关键环节。为此,院上镇以强村共富公司为产业发展引擎,聚焦葡萄全产业链建设,推动  “产、储、销”  全链条升级。“这里的巨峰葡萄颗粒饱满、上市早、口感佳,在全国市场都是佼佼者,我们每年都会提前来收货,每天出货量达2000斤左右,国内主要销往北京、江苏等地,国外还出口到东南亚、迪拜。”青岛地区客商展开表示。

院上镇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延链补链,与九顶、百世河、康发罐头等企业合作,开发葡萄酒、葡萄罐头、葡萄汁等产品,构建起多元化加工体系。依托新村葡萄种植优势,院上镇建设岘沽-武备水果保鲜库项目和小河子保鲜库项目,并加快农产品仓储物流综合性交易中心建设。同时,引入强村共富公司参与物流中心统一管理,实现户均增收2万至5万元,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拓宽品牌销售路径,发挥镇级强村共富公司联镇工贸的引领作用,拓展电商直播、线上团购等渠道,深化与商超、企业合作,持续扩大市场版图。

以葡为媒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院上镇九顶庄园,以星空为主题的露营季活动备受年轻人青睐。篝火派对、草坪乐队、烟花秀等活动精彩纷呈,游客们吃烧烤、品红酒,一家人围坐看星星,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一方“桃花源”。“我们从废弃矿坑起步,经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打造出集种植、酿造、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体。”九顶庄园负责人宋旭东介绍,推出的露营节、音乐节、婚礼定制等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助力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这生动展现了院上镇以创建“醉美萄院”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为契机,跳出单一农业思维,将葡萄产业向二、三产延伸,形成“种植+酿造+文旅”全产业链模式的创新实践。院上镇聚力搭建葡萄酒产业平台,集聚起九顶庄园、归璞酒庄等四大酒庄集群,打造高端葡萄酒产业商圈,推动酿酒葡萄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融合采摘体验、婚礼团建、研学旅行等多元业态,举办星空露营节、乡村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持续激活“周末经济”,让游客直呼“惊喜”。

“依托九顶庄园、归璞酒庄等产业基地,我们突出葡萄、葡萄酒元素,对葡萄全产业链进行文化创意植入,开展葡萄采摘、红酒酿造、户外烧烤等文旅活动,丰富游客休闲体验,形成‘种植+酿造+文旅’产业链,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200余万元。”院上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文/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