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停业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医院停业申请,依据相关规定,经审核同意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停业半年,停业时间从2025年4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停业期间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不得开展任何线上线下诊疗活动。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由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旅集团”)下属的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云南泰源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投资双方共同成立了云南城投妇儿医院有限公司。企查查数据显示,该妇儿公司注册资本为1.68亿元,其中康旅集团通过下属公司间接持股51%,为控股股东。
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于2020年12月正式揭牌,2021年1月全面接诊,是一家二级专科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达16.63亩,规划床位300张,开设妇科、产科、儿科等14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并配套体检中心、月子中心及互联网医疗服务。
作为控股方,康旅集团是云南省属重点国企,前身为云南城投集团。2022年9月,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公告将所持康旅集团近45%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云南省国资委,自此,康旅集团成为省国资委直接控股的一级平台。
多年来,康旅集团持续加码医疗健康产业。早在2015年便并购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创了国企并购三甲医院的先河。目前,集团旗下共有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云南省中医院滇池度假区医院、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3家养老机构、医疗床位逾5500余张。
在养老板块,康旅集团也在不断探索。近日,其投资建设的云甘美·悦养园城开业,配置养老床位500余张,成为昆明主城区最大的智慧化养老综合体。目前,集团旗下独立运营养老项目床位总计超过1100张,合作旅居养老床位达4000余张。
据《云南日报》报道,2024年,康旅集团所属医院门急诊接诊量达到222.84万人次,实现营收20.8亿元,健康服务业资产规模已突破百亿元,累计营收近275亿元。
尽管医疗版图不断扩展,但云南城投昆明妇女儿童医院的暂停运营,再次将“城投系”医院的发展困局推到了聚光灯下。
国资投资医疗接连“失速”,资本热退潮
近年来,那些曾被寄予厚望、背靠“国资大树”的社会办医机构,接二连三传出波折。曾几何时,国资背景被视为医疗项目的“定心丸”与“护身符”,然而现实并不温柔。纵然手握雄厚资本与政策优势,不少国企投资的医疗项目依然难逃亏损、转让,甚至破产的结局。
2021年7月,成立七年的首都医疗集团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其大股东北京国资公司东以2.6亿元的底价挂牌转让所持股权,标志着这家“国字头”医疗集团的黯然退场。
首都医疗集团成立于2014年,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注册资本高达10亿元,曾被视为“国字军团”进军社会办医的排头兵。集团迅速布局妇儿、康复、骨科等多个专科领域,投资项目包括爱育华妇儿医院、英智康复医院、惠民医院、首医优合诊所及骨科医院等,还通过旗下子公司首医国际入股香港盈健医疗,试图将香港的全科诊所模式引入内地。
然而,即使手握优质资源和国资背景,首都医疗的经营依然难言成功。以债务危机最突出的爱育华妇儿医院为例,开业首年便融资1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亦达10亿元。医院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设计床位300张。但到2020年,其借款总额已升至16亿元,每年仅利息和折旧支出便高达1.16亿元。尽管营收从2016年的6905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56亿元,仍难摆脱资不抵债的困境。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指出,首都医疗曾推动多个项目如首医优合、骨科医院、海妇项目等,但多数最终沦为烂尾,原因包括现金流断裂、租金谈判失败、审批不顺等。尤其骨科医院,因环保处罚与“未批先建”问题长期停工,后转型为“包租公”却遭遇疫情冲击,租户拖欠租金。2024年宣告破产时,负债达1.53亿元,资产却仅剩14万元。
这种“败走麦城”的并非孤例。2024年5月,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披露拟公开转让春晖第一康复医院40%股权。这家2019年开业、由青岛城投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联合打造的康复医院,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设140张床位。尽管近年来营收表现略有改善,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转正为425.3万元,但累计亏损依然庞大,所有者权益为-1230.48万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青岛城投将正式失去对该院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青岛国资近期转让的第二家医疗机构。就在此前的4月23日,青岛国资委实控的青岛融源创新公司也挂牌转让了青岛李沧东部医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同样,2024年3月,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拥有国资背景的北京首颐矿山医院部分股权将被挂牌转让,拟转让比例为20%,转让底价约1263.99万元,转让方为首钢集团,隶属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首颐矿山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拥有病床255张,营业占地面积4.73万平米,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根据2023年度审计报告数据,该院实现营收约1.93亿元,营业利润132.41万元,负债总计7727.03万元。而截至2024年1月31日,北京首颐矿山医院资产总计约1.42亿元,负债总计上升到了8049.07万元,营业利润、净利润也均为负,金额各达143.23万元。
面对这一系列“退场”与“瘦身”,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国企办医虽然有着天然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何在项目投资回收周期、国企社会责任及医院长期经营建设中找到平衡点,对国有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通过多个健康细分赛道协同布局,有效发挥规模优势,或许可以实现边际效益的递增。”厦门国贸方面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如是表示。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向看医界表示,对于国资办医院来说,如何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是一大挑战,“大浪淘沙”的现象未来或许仍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