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系统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路径,5月10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AI赋能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论研讨会暨‘红岩医脉’AI思政智能体创新实验室项目发布会”在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隆重召开。


发布会现场。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会议聚焦“AI+思政”深度融合与医学特色思政体系建设,通过“项目发布—实验室揭牌—路径研讨”三位一体模式,就AI与医学思政教育融合创新进行了系统探索,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力。

重庆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主任王黎明指出,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机遇,运用人工智能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能。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戈则就AI赋能医学教育系列行动进行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冯磊介绍“红岩医脉”历史渊源与思政课建设现状。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明介绍该创新实验室项目基本情况,提出确保政治安全有底线,技术基础有保障,推进校本特色育人品牌建设。随后,共同为“红岩医脉”AI思政智能体创新实验室揭牌。


思政智能体创新实验室揭牌。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理论研讨环节,来自重庆市社科界及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0位专家围绕“AI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实践”展开深度对话。

重庆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主任王黎明分享主题《构建智能时代学术治理新路径》;重庆市社科院马研所所长吴大兵分享主题《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机制》;《重庆日报》思想周刊主编侯金亮分享主题《AI时代如何面向青年群体进行理论宣传》;重庆市中特中心秘书处副处长张永恒分享主题《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探讨》;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俊分享主题《DeepSeek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富胜分享主题《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考》;四川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斌分享主题《让艺术之美绽放思想之花》;重庆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浩云分享主题《人工智能热潮下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思考》;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玲分享主题《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新样态与新路向》;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全海分享主题《医学院校思政课融合“知识图谱+AI助教”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志远总结提出,伴随人工智能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理论建设体系化与呈现形式碎片化、知识讲授与价值观引领的三重关系,让思政课真正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创新应用,该学院也将持续深化“红岩医脉”AI思政智能体建设,打造全国医学院校思政课改革与校企联合的示范样板。(向诗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