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建狂魔,任何一条有价值的河流,都将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
截止到2024年底,我国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3%,就是我国无数江河做出的贡献。
然而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有一条水能远超三峡的河流,却始终无法被我们征服,至今没有一座水电站运营。
这条超级河流,就是赫赫有名的怒江。
怒江全长3240公里,其中三分之二位于我国,约为2013公里,其天然落差更是高达4848米。
同时怒江拥有巨大的水源补充,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怒江流域降水充沛,尤其是进入雨季之后降雨更是连绵不绝,这也是怒江径流的主要水源。
同时在高海拔地区,还有大量冰雪融水汇入其中,让怒江水源十分充沛,径流总量约为700亿立方米。
巨大的水量加上夸张的海拔落差,导致怒江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规划装机容量可达2.1万兆瓦,待开发的可开发容量居全国第二位。
如果怒江全阶段开发利用,其年产电能预计达到1029.6亿千瓦时,比我国三峡每年847亿千瓦时还要多。
然而水能资源如此丰富的河流,却是一片水电的荒漠,整条河流几乎没有一座真正的水电站。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基建狂魔修建水电站的步伐呢?
其实早在2003年,云南省就曾着手在怒江上建设水电站,甚至规划了“两库十三级”的水利发电系统,就是一个対怒江进行全面开发的大计划。
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不但我国拥有了一个媲美三峡的电力来源,还能解决沿岸水患,带动沿岸经济,改善交通条件。
可以说怒江水电的开发建设,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大工程。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工程,却涌现出大量的反对声音。
反对者中提到的最大问题,是怒江所处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的确,横断山区地质结构复杂,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
根据历史数据,在20世纪云南发生5.5级以上地震高达333次,7级以上大地震13次,这个频率十分惊人。
因此如果要在怒江上建造水坝,就必须应对频繁地震的考验。
一旦水坝被地震破坏,其积蓄的水源就将成为夺命利剑,对下游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同时怒江两岸多为陡峭岩壁谷地,多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也会对水电站的寿命造成极大影响。
如果水电站建成后,收益无法弥补投资,也将是对财政的巨大浪费。
另外,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地区,还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170万公顷的森林需要保护。
这里有我国25%的高等动植物,有77种濒危保护动物,其下游还是我国水稻的原始基因库,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野生稻种群。
如果真要全面开发怒江的水电站,有可能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长。
正是在一些环保人士的反对,以及一些专家对地震带的担忧中,怒江水电站的开发工程一直停滞,直到今天怒江还是一个水电荒漠。
不过近些年,对于怒江水电的开发,又有了一个新的提议。
怒江开发的难点在于地震和环保,但丰富的水能资源如果不能利用,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因此有人认为,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引水工程,将怒江水源引到金沙江或者其他河流,就可以实现对怒江水的充分开发。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认为是否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