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看到了一个“四川高校海姆立克技能大赛”的视频,差点没把我惊得怀疑人生。

先看视频吧:

姑且不说这种矫揉造作的程序化、表演式操作是否会贻误抢救生命的战机,咱们先直奔主题吧:

什么人需要做海姆立克急救?

什么人需要做心肺复苏?

我们来看他具体的步骤:第一步评估患儿的意识,没错。


那么,按照急救指南,接下来当然是应该评估呼吸和脉搏(非专业人员无需评估脉搏),这也没错:



问题是,发现一个无意识无反应的患儿,又没有呼吸和颈动脉搏动,此时应该干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心肺复苏了!!

下面是国际红十字会2020指南中关于婴儿窒息的建议:


这位冠军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看他接下来的表演:


搞错没有啊?你一连串反应、意识、呼吸、脉搏都评估完了,患儿啥都没有,最终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气管异物了?

请问:你是怎么确定患儿是气管异物的?谁告诉你一个无意识、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的人一定是气管异物的?

难道此时的结论不应该是“呼吸心跳骤停”吗?而任何一个具有最起码急救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操作是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你没看错,他没有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而是开始了5次背部叩击和胸部按压。

上面我们对国际红十字会指南做了截图,再来看看美国心脏协会对于失去了反应的气道异物梗阻患儿是怎么抢救的:


如果你一定要说这都是国外的指南,那我们再看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红十字会师资教材是怎么说的:


明明白白:对于气道异物梗阻的患儿,在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后,如果患儿“意识不清或已无意识”,就应该开始CPR,并从人工呼吸开始。

留言区有人说,人家这本来就是海姆立克大赛嘛!

咱先不说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的解除算不算“海姆立克”急救法(详情可以参考我这一篇文章:《》)。

就算它是吧,那也不能为了比赛,而不管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都只能用海姆立克法吧?

你自己都口述患儿没有意识、没有反应、没有脉搏、没有自主呼吸了,还按照既定的比赛程序去做所谓的海姆立克,这样的比赛有什么意义?

如果哪一天真的有人在你比赛某个技能时突发急症,是不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都只能按照当下比赛的项目和程序去抢救病人?

比赛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将来去抢救生命,不是为了程序化、八股式的表演!

希望这位同学的导师、以及评审比赛的老师们:

请你们以生命为重

对生命负责

严谨、认真、不搞花架子!

更希望你们能知错改错,不要误导公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