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品牌。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9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青岛将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已培育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27个,奖补4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奖补总额达790万元。
品牌如何提升农产品价值?大泽山葡萄就是很好的例证。平度市大泽山葡萄种植规模3.5万亩,拥有葡萄品种300余个,年产葡萄5万余吨,葡萄产值8亿元。当地通过制定《大泽山葡萄品牌保护条例》,建立分级定价体系,品牌价值突破36亿元,铸就了“大泽山”这一享誉全国的葡萄名牌。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岛出台《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探索农产品品牌发展“青岛”路径。全市已培育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27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连续6年名列全国十强。
为鼓励广大农业主体树品牌、强品牌,青岛强化奖补激励,出台《青岛知名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对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主体,分别给予5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已奖补4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奖补总额达790万元。带动全市上下聚力打造“采食即墨”“莱西有礼”等县域公用品牌,合力推动市域品牌整体提升。同时,以知名展会、电商平台和重点城市群为载体,加大农产品推介、展示、展销力度。
品牌农业与特色产业密不可分。青岛突出特色化培育,做大特色农业。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地方保护品种优势,积极发展胶州大白菜、平度大泽山葡萄等特色农业,培育出1个国家级、4个省级特色农业优势区,带动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万亩。重点打造畜牧和农副食品加工2条千亿级产业链,粮油、奶业等8条百亿级产业链,茶叶、蓝莓、胡萝卜等15条十亿级产业链。其中,平度市崔家集镇建起4000多个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2万多亩,跻身中国西红柿主产区行列,带动村民年增收超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