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筹备5月9日莫斯科红场盛大阅兵之际,俄乌局势却愈发紧张,三件大事接连发生,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这片战场。
当地时间4日起,莫斯科等地拉响防空警报,乌军无人机来袭。6日凌晨,莫斯科击落19架无人机,萨马拉机场一度停运。无人机突袭频发,乌方未回应。乌克兰无人机技术提升且具备本土生产组装能力,尽管俄罗斯反击打击其无人机工厂,仍难以阻挡其攻势。无人机目标小、低空飞行、常深夜出动,俄罗斯防空拦截难度大,且未来乌方或获更多西方武器,局势恐进一步升级。
7日,俄国防部表示,过去24小时,俄军在多地与乌军激烈对抗。防空部队击落123架无人机,导弹打击乌军弹药库等关键设施,还对142个区域的乌军和西方雇佣兵临时部署点实施打击,大量外国雇佣兵被消灭。俄乌冲突中西方雇佣兵一直存在,俄方对其打击毫不手软,既警告美西方,也为和谈扫除障碍。此前英法提出派兵入乌,给和谈添堵,如今俄军打击雇佣兵,凸显战况复杂,俄与西方冲突风险上升。
同样在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能源脱俄”路线图,计划今年底不再签新天然气合同,2027年底全面停止进口俄天然气。俄罗斯是欧盟重要能源供应方,脱钩对双方都有损失。且当前俄乌和谈已开启,此时脱钩既无必要,还可能让欧盟在能源上陷入困境,加之美欧关系本就紧张,美国或趁机对欧盟“敲竹杠”。
新闻六要素:时间从5月4日起至7日;地点涉及莫斯科、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俄乌多地;人物是俄罗斯、乌克兰、西方雇佣兵、欧盟;事件包括乌军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多地,俄军打击乌军及西方雇佣兵部署点,欧盟公布“能源脱俄”路线图;事件原因分别是俄乌冲突、西方雇佣兵介入、欧盟对俄能源政策调整;事件过程如上述。消息来源:俄罗斯国防部、欧盟委员会相关通报 。
这场冲突中,各方行动背后都是利益与战略的博弈。战争带来的只有伤痛与损失,希望各方以和平为重,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让地区重归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