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罗马时间5月8日19点15分,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传来庄严宣告:“我们有新教皇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天主教徒翘首以盼的时刻终于到来。美国籍红衣主教罗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被选为第266任罗马教皇,并取教宗名号“利奥十四世”(Leone XIV),成为罗马天主教历史上首位来自美国的教皇。
教宗利奥十四世的当选,是一次延续性的选择,也是一种时代的回应。作为方济各教宗长期信任的亲密合作者,他不仅在任期内主导全球主教任命事务,还深度参与了推动教会改革的关键议题。他的主教格言“in Illo uno unum”(在基督里我们合而为一),出自圣奥古斯丁的讲道,强调即使信徒众多,也应在基督中成为一个整体。这一神学理念传递出他对教会统一、共融、包容的深切期待。
罗伯特·普雷沃斯特1955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母亲为西班牙裔,父亲则有法国和意大利血统。他1982年晋铎,仅三年后便前往秘鲁担任教区神父,在这个与他出生地文化迥异的拉丁美洲国家生活并服务了十四年。这段经验对他影响深远,也奠定了他后来深受拉美教会信任的基础。2001年,他回到美国,担任奥斯定会芝加哥省省会长。但他对秘鲁的情感始终未曾中断。2014年,教宗方济各任命他为秘鲁北部奇克拉约教区主教,2020年进一步升任为卡亚俄教区宗座署理。
卡亚俄的任命并非普通调动,而是一次充满象征意义的交接。此前主政该教区的西班牙籍主教德尔帕拉西奥是保守阵营的代表人物,曾由本笃十六世提名。尽管未达75岁法定退休年龄,仍被方济各提前更换,引发传统派不满。这一决定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教会内部关于“穷人优先”路线与精英保守主义之间的深层分歧。而普雷沃斯特的上任,象征着改革派在南美教会内部的持续推进。
教宗方济各对他的信任从未间断。2023年,他被任命为“主教事务部”部长及“拉美宗座委员会”主席,参与全球主教任命、监督与教会政策方向制定。作为重要的顾问与执行者,普雷沃斯特协助推进教宗倡导的教会透明、基层参与及去中心化等重大改革。他也多次公开表态,认为主教不应成为行政管理者,而应是贴近信众的牧人。他说:“我们常常专注于教义传授,却忘记了我们的首要使命,是传达与耶稣相遇的喜悦。”
在涉及教会结构与性别议题的讨论中,利奥十四世采取了审慎而开放的立场。关于女性是否可担任神职,他曾明确指出:“将女性教士化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制造新的紧张。”他呼吁教会超越职位分配逻辑,重思“领导”与“服务”的意义。他的这番言论,显示出他对教会制度的深度反思与更新渴望。
利奥十四世始终强调,教会不应被看作是全球各地教区的拼凑,而应是一种深层次的共同体。他说:“普世教会不仅仅是由各地方教会加总而成,她在每一个地方教会中都是真实而完整地存在。”这番话不仅重申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所强调的共融精神,也展现出他对“本地性”与“普世性”之间张力的深刻理解。
他多次在讲话中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祈愿。在一次于圣女丽达纪念日的讲道中,他呼吁道:“愿圣女丽达帮助我们获得世界和平的恩典,尤其是在中东、乌克兰,以及那些无辜者呼声未被听见的地方。”这份对受苦民众的牵挂,也体现了他始终不变的牧者初心。
教会的新时代已经开启。利奥十四世的当选,不仅是历史上的一次突破,更是一种象征——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关注底层的全球教会愿景正在成形。
如果你对这位美国出身的新任教宗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转发,将这位“草根教皇”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