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浩劫。1939 年 9 月 1 日,天刚蒙蒙亮,德军如潮水般越过波兰国境线,兵分多路发起全面进攻。天空中布满德国战斗机,波兰之战拉开帷幕,欧洲大地陷入血战。以波兰当时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纳粹德国抗衡,很快便在德军铁蹄下沦陷。
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起初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持观望态度,但看到波兰的惨状后,坐不住了。很快,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场战争从 1939 年持续到 1945 年 9 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卷入,无数生命消逝。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占据明显优势。而真正让德国遭受重创的一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野心勃勃,虽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但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一纸空文。于是不禁让人思考,如果当年德国没有被苏联打败,而是如希特勒所愿一举将苏联击溃,那么他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哪个国家呢?
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这让希特勒始料未及,也给了他极大打击。据希特勒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莫斯科战役失败后,他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走路不再健步如飞。战场上的失利让希特勒精神遭受严重损失,他难以自然入睡,只能依靠安眠药物和针剂。
1942 年,在希特勒的计划中是关键一年,他原本信心满满要结束对苏联的战争。但德军的失败和逐渐形成的反法西斯联盟让他忧心忡忡。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希特勒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尽管战况不容乐观,但他仍幻想着击垮苏联。
如果苏联被击溃,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确定为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的中东地区。早在 1939 年,希特勒就提出宏伟扩张计划。他设想,击垮苏联后,德军可迅速越过伊朗,进驻波斯湾,切断英美援苏供应线。届时,德军大部队可进入中东与非洲军团会师,截断英国苏伊士运河生命线。而且,占领中东后,还能与日本遥相呼应,两面夹击印度。希特勒的扩张计划确实宏伟,让众多纳粹将领为之疯狂。
然而,希特勒的计划最终只停留在纸面上。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惨败,后续计划化为泡影。当然,这场战役的失败并不完全是希特勒战略失误所致,他的狂妄自大也有很大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德国发起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失败是必然结果。
这里可以插入一个历史案例。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一度战无不胜,但他的侵略战争同样是非正义的。当他的军队过度扩张,战线拉长,最终在俄罗斯遭遇惨败。这与希特勒的失败有相似之处,过度的野心和非正义的战争注定难以成功。
总之,若希特勒一举将苏联击溃,他很可能会将中东地区作为下一个攻击目标。但历史没有如果,德国的侵略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