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中美瑞士经贸会谈前夕,全球目光聚焦于这场注定艰难的对话,但这场本就是由美方率先提出的会谈,却在此时表现出了一种极其强硬的态度。

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筹码的展现出强硬姿态,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不仅直接拒绝降低对华145%的高关税,声称“中方主动求谈”,并谎称“美国毫无损失”。



而值得一提的事,特朗普还在此次的发言之前,就多次狮子大开口的向中方提出了超大规模采购要求(2万亿美元,约15万亿人民币),并附加政治与经济捆绑条件的向中方进行着所谓的“谈判”。

初步接触的确认

特朗普近期在国际上名声着实算不上好,先是高举关税大棒的,向着各国进行着无差别攻击,后来又在关税政策上反反复复的进行更改,甚至将关税加到了惊人的3521%。



这样宛若玩闹一样的行径,不仅让人们认清了特朗普政策上的反复无常,也让美国民主开始因为特朗普政策的实施而演变成了对特朗普的不满。

特朗普面对着逐渐下降的支持率,为了安抚民众,特朗普也是多次的释放出了正在与中方进行商谈的意思。



起初据传美国那边放出话来,有意接触,还略带几分“你看,他们先扛不住了”的意味,中方自然不接这茬,回应干脆:要谈,拿出诚意,我们可没主动求谈,这番隔空喊话,无非是想探探对方的底线和火候。

但最新的官方消息算是给这阵喧嚣定了调,五月上中旬,双方高层确实要在瑞士碰面,聊聊经贸,这至少说明,双方都有坐下来的意愿,或者说,都有不得不谈的苦衷。



中方也解释,这是综合考量了各方期待和自身利益的决定,更强调这只是“接触”,非正式谈判,立场也未让步。

这话讲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国际社会颗定心丸,也守住了自家阵地,同时这则消息一出,美股也是应声上涨的,可见市场确实盼着缓和。



特朗普的“条件清单”

但美国内部,对华政策则显然是有些精神分裂的,商务部长前脚说要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英特尔CEO后脚就跑到北京推销处理器。

财政部长在瑞士试图缓和关系,国会几乎同时又通过法案,禁止联邦政府购买中国无人机,哪怕他们消防局用的不少正是中国货,而这种“左右互搏”的景象,也让外界对美国政策的连贯性和可信度,不由得打上一个问号。



就比如每每在该进行谈判的这种关键时刻,特朗普又被他那霸权逻辑所左右的,开出了一份必然会被中国所拒绝的“条件清单”,而这份清单的出现也堪称是一场单边主义的狂欢。

在这份清单之中,特朗普对中方进行经济勒索的,要求中方大幅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能源,同时继续购买美债,维持美国金融霸权。



不仅要求中国在特朗普执政四年内累计采购价值 2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年均采购额需超过 5000亿美元,且采购范围限定为低附加值的 农产品(大豆、牛肉)和 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上。

同时还意图继续在科技上向中方进行威胁的,胁迫抖音海外版(TikTok)出售,并限制中方对关键金属出口,直指中国科技命脉。



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特朗普的要求之中居然还有着要求中方配合制裁他国,干涉内政,甚至减少军费开支,将国家安全置于美国操控之下的离谱要求。

特朗普的这些要求本质就是一种霸权主义的体现,或许还可以加上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诚心与中方进行谈判的一种猜测,因为特朗普的这些要求在行动上就有着很大的矛盾性。



无论是从中国所需要进口的商品,还是科技命脉的出售,甚至是合作制裁他国的想法,先不说美国的产能能不能跟上,就单说科技这一点,中国都不可能随意的任由美国进行拿捏的,以及更换自身立场的,打破中立国身份。

中方经济的韧性

其实这些条件本质是“新殖民主义”的翻版:美国以关税为武器,逼迫中国牺牲核心利益,换取表面的“合作”,正如中方驻美大使馆所言:“绝不接受‘说一套做一套’,更不会以牺牲公平正义换协议!”



同时走到这一步,说到底还是“力”字在起作用,先看美国,特朗普政府嘴上依旧强硬,声称“不会为谈判取消关税”,可身体往往比嘴巴老实。

他上台后挥舞的关税大棒,本想砸晕中国经济,谁知美国自家市场先晃悠起来,制造业成本飙升,普通人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贵。



报道说,一双中国鞋加税后价格翻倍,沃尔玛的自行车也跟着猛涨,小到一根手机数据线,因小额包裹免税取消,运费也水涨船高。

那几家零售巨头,像沃尔玛、家得宝,几乎是哀鸿遍野,公开向白宫施压:再加税,只能裁员关店了!农民更是苦不堪言,大豆原本指望中国市场,如今出口暴跌,卡车都开到华盛顿抗议了。



经济数据不会说谎,第一季度GDP三年来首度下滑,通胀抬头,民众荷包缩水,对总统的支持率自然也受影响,所以美国那边,当真就不急吗?

而反观中国,压力肯定是有的,对美出口数据也确实回落,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显现出来,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东盟的出口大幅增长,对墨西哥、越南等国的出口也颇为亮眼。



不少企业也活络起来,或将工厂迁往东南亚,再贴个“越南制造”标签曲线进入美国,巧妙规避高关税。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手段,限制镓、锗等关键金属出口,就让美国一些军工企业股价应声而落,五角大楼都得急着去澳大利亚找矿,可远水难解近渴。



所以中方在瑞士会谈前提出的条件也相当清晰,取消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停止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交换,可以恢复采购部分美国农产品,但价格得公道,这棋路,既有原则,也有章法。

结语

这场谈判的本质,是“美国优先”与“互利共赢”的意识形态对抗,特朗普的强硬背后,是经济数据恶化与连任压力的双重焦虑;中方的冷静,则源于战略定力与多元底气的支撑。



48小时内的态度反转,印证了谈判桌上的胜负从不取决于嗓门大小,而在于经济韧性、科技实力与国际合作的深度,现在中国已无需在霸权逻辑下妥协,而这场谈判,终将成为美国单边主义衰落的又一注脚。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美国与各国关税谈判仍是“零进展”》——新浪财经
《特朗普关税对中国产业国际布局的影响》——金融界
《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互惠互利前提下开展》——央广网
《关税大消息,特朗普又喊“去买股票”!美股收涨,中国资产拉升!美国被曝借贸易谈判推销马斯克星链!欧盟反击:拟对千亿美元美商品征税》——每日经济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