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5月9日至12日,中方高层将访问瑞士,期间顺便和美方进行关税会谈。

结果中方的专机刚准备启程,美国财政部转手就对8家中企施加新一轮的制裁,让被制裁的中企都觉得十分突然。

不到一天时间内特朗普接连转变态度,他到底做的什么打算?



美国突然发起制裁

对于这次中美关税会谈,中国外交部公开的信息很明确。

5月7日早,针对美国财长贝森特给出中美“谈判”的消息,中方给与了肯定,并补充这次会谈只是接触,并不是特朗普一直期盼的“谈判”。



但美方就不同了,特朗普和贝森特一开始都表示,对这次“谈判”不抱太大希望,认为中美双方大概率不会签订协议。

而就在当地时间5月8日,特朗普又表示“如果在瑞士的会谈顺利,会考虑对华降低关税”。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横跳”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疑惑,不过从侧面也能看出美方对这次的关税问题如何解决,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打算。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在中方准备动身前往瑞士之时,也是在特朗普给出“降低关税”的不到一天内,美国财政部突然单方面对8家中企进行制裁。

根据相关媒体表示,受到美国制裁的山东胜星化工,在得知消息后的第一时间表示很“震惊”,完全没有想到美国会突然搞这一出。

这次美国发起的突然制裁,针对的就是中国的能源产业。对此,美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中国炼油厂购买了超10亿美元的伊朗原油。



在美国失去了对中东地区石油的全面控制以后,只要有其他国家购买中东石油,美国就会发起对这个国家的制裁,为的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间接控制中东石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因为量太大,平时炼油厂购买原油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过程中难免会买到第三方转手的中东石油,毕竟地球上的大油田就那几个,这是几乎无法避免的。



美国用这种方式为借口制裁中国企业,与其说真正影响到中国炼油厂的生产也倒不至于,更多的还是美方摆出的这种姿态,以制裁中国企业的形式,来震慑世界上其他国家,不让他们去购买伊朗原油。

山东地炼因为这个原因,被美国制裁的也不止一次了,换句话说就是已经习惯了。反正美国的制裁对山东地炼来说也基本无关痛痒。



之前可能还被美元结算所限制,如今不仅是第三世界国家,就连俄罗斯的外汇交易也全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美国制裁的影响就显得更无所谓了。

虽说是这样,可特朗普特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亮明态度,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特朗普转变风口

特朗普明知道中方高层已经确定会和美方接触,对关税问题举行会谈,却仍然要选择在5月8日这天制裁中企,转头又说要“下调关税”。

特朗普这样做究竟是发自真心的?还是又在琢磨新的阴谋?



中方对美国滥加关税的态度很明确,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如果特朗普好好地和中方谈,中方也会拿出平等协商的态度尽可能促成一致。

但如果特朗普企图以会谈的契机搞小动作,那么中方绝对不会轻易妥协,也不会姑息美国的这种行为,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来换取美国达成协议。



另外就在中美会谈前夕,央视也报道了几家美国自行车企业负责人的“抱怨”。

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自行车企业表示,自己是沃尔玛主要的自行车供货商之一,可在特朗普的关税壁垒下,自己的企业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家企业表示,自己售卖的自行车和婴儿车,大多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占到他们总生产量的9成,剩余1成虽然是美国本土生产,但零件也要从亚洲进口。



因此在特朗普的高关税下,这家企业光是关税就多交了300多万美元,更不用提中国供货商这边的原材料价格波动。

有人可能会说不交不就行了,反正自行车也不是刚需,只要撑过这一阵就会省不少钱。

但这种方法我们能想到,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自然也能想到。



为了方便这些企业缴纳关税,特朗普给他们每个企业都开了个账户,每个月卖出去多少货物,从中国进口了多少货物,美国财政部这边一敲键盘,钱就从他们账户里扣走了。免去了美国企业者排队缴费的烦恼,十分“贴心”。

除了美国本土企业的矛盾外,特朗普转变态度的另一层原因,还可能是5月8日这天中俄高层发表联合声明的结果。

在中俄高层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对“某些国家”单方面挑起贸易制裁和关税壁垒的行为进行反对,并在两国未来关于油气资源的合作上也提出了规划。



特朗普本来就忌惮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如今又有中国帮忙开发,可能也是因此,特朗普在才1天时间里多次“横跳”,转变口风。

至于特朗普政府在本周会谈结束后,究竟会不会履行他的“承诺”,想必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心知肚明。

每次特朗普敲定关税政策后,首先受影响的自然是各个中小国家,其次便是美国自己。



中方深知关税壁垒带来的深远影响,于是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下来之前,就已经和俄罗斯、英国等国家达成初步一致。俄罗斯不必多说,英国也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不会和中国“脱钩”。

无论何时,和平谈判都是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特朗普执着于自己的总统宝座,为了民调数据不惜多次推翻自己前脚刚说出的话,如此朝令夕改的行为实在是无法让人信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