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新一轮空战后,咽不下战败这口气的莫迪连夜召开内阁会议,要求所有部门密切协调,确保“延续性和弹性”,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从现场图片不难看到,莫迪神情十分严峻,与会的其他高层,脸上也是一点笑容都没有。“朱砂行动”开局打成这样子,或许也超出印方高层的预料。
【莫迪召开内阁会议,强调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
内阁会议结束后,印度政府发表声明,称莫迪要求全国在“敏感时期”保持警惕,加强各个机构部门的协同,在各个环节都要保持清晰沟通。
最后,莫迪重申了对国家安全、作战准备和公民安全的承诺。
在内阁会议开完后,印度防长辛格又与三军参谋长展开单独的高层审查,评估印度的战时准备情况,以及应对策略。
在官方辞令的背后,反映的是印度暂时还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虽说印巴各自的国家安全顾问,前不久进行过简短的沟通,但大概是谈不出什么成果,最后还得先在手下见真章,然后再考虑外交对话和政治解决。
本来克什米尔问题就是印巴关系中的一道坎,前段时间的袭击事件,还有印度的强烈反应,都加剧了事态。
莫迪政府一心要把“跨境恐怖主义”的帽子扣在巴基斯坦头上,直接摆出了兴师问罪的架势,巴方则坚持要查明真相,同时也做好了全面反击的准备。
【莫迪听取了边境局势的回报】
莫迪自己都推辞了普京的访问邀请,随着局势升级,原本替代莫迪出访的国防部长辛格也取消行程留守国内。
再加上这次内阁会议,这些都表明,印度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打出满意的战果为止,不能让这场不宣而战的“朱砂行动”,迎来一个一地鸡毛的结局。
这样莫迪才能给国内一个交代。至于会不会导致局势螺旋升级,就不是他现在优先考虑的事情。
“朱砂行动”虽然出师不利,不过莫迪政府有的是手段粉饰。
莫迪召开这次内阁会议,讨论的重点,除了加强民防机制、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之外,还要重点“打击虚假信息”。
【印巴空战的结果,加强了巴基斯坦的凝聚力】
说是“打击虚假信息”,其实就是在印巴空战失利后,莫迪政府迫切要在舆论上挽回颜面,避免那些不利于印度的声音持续发酵。
所以印军方这几天的发布会,重点讲自己杀伤了多少“恐怖分子”,称自己表现得如何如何克制,避免打击巴基斯坦的军事设施等等,至于己方损失则是一笔带过。
然后印度还严加管控社交媒体,在各个平台大肆混淆视听,当然,这一做法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至少印度没有因为空战失利举国震动,甚至问责到莫迪头上。
不过任凭印度这边再怎么含糊其辞,巴基斯坦这边可是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在空战里的重大战果,说自己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并“第一时间向中国通报”。
美国、法国也相继现身说法,虽然给出的具体数字,与巴方的数据有所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巴基斯坦确实是在空战中击落了印度的战机。
【印军战机在巴基斯坦的防空体系面前不占优势】
时隔6年,印度又一次在印巴空战中受挫,惯于炒作民粹的莫迪,这次该如何为自己找回场子?
印度再怎么严防死守,当鸵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空中交战占不到便宜,印军也只能改变打法。在巴基斯坦完备的防空体系面前,再出动战机只会是自取其辱。
印巴现在互相以无人机骚扰袭击,都在以这种较低成本的方式,试探对方防御网络的耐受力,同时在地面不断有小规模交火。这种仗,印度还是打得起,也比较有底气的。
要不要对巴基斯坦断水截流,印度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在印度河的水利设施,不足以长时间地截断水流,时间一长,印度自己也得遭殃。
再说了,莫迪真要把事做绝,就有与巴基斯坦全面开战的风险。
【印度现在要巴基斯坦“打不还手”】
这样非但转移不了内部矛盾,反而会加速矛盾的爆发,最后彻底打乱经济发展规划。莫迪才连任不久,这种情况必须避免。
以印度的综合国力,最理想的方案,其实以一定的烈度维持冲突,跟巴基斯坦对耗,印军一边与巴基斯坦交火,一边隔三岔五地召开发布会,展示“战果”,然后就是看哪边在国际舆论上的声量更大。
巴基斯坦那边已经做好了“见好就收”的准备,这场空战的大胜,确实很能提振士气,也让他们有了递出台阶的主动权。
巴基斯坦防长主动放风出来,要是印度愿意收手,巴基斯坦也愿意为空战降温。不过印度最后还是把球踢回巴基斯坦那边,要求巴方主动“缓和局势”。
说白了,就是希望巴基斯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种要求,巴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