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领导人于近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中方领导人时隔两年再次对俄进行国事访问,也是继去年出席喀山金砖峰会后又一次造访俄罗斯。此行不仅是中俄元首互访的“传统节目”,还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大节点,为此被视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下,一场立足历史与战略高度的访问。
据悉,红场阅兵前三天,中国三军仪仗队已进入彩排区,全流程协同、专用机直达。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战略宣示。俄国防部在新闻通报中称:“中方是最早确认高级别出席的国家”,随行还包括能源、外交、军工多部门代表。更直接的信号,是中俄高层谈判延长至第四天,地点从克里姆林宫,转至沃罗涅日指挥中心。议题明确,涉及联合军演、天然气东线二期、北极航道安全协定、以及军用卫星,同步轨道共享问题。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式彩排(资料图)
中俄关系就和普京所说的一样,是深层次、具有战略与意义的。中俄关系发展到现在是走过了近二十多年风风雨雨才换来得。但美国总想着用一些蝇头小利来拆散中俄的合作,这是不现实的。可能也是因为美国行驶霸权惯了,所以总想着威逼和胁迫。但中俄的坚定合作,其实就是在告诉特朗普,霸权那套已经行不通了。中俄关系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尽管西方多次炒作所谓的“中俄军事同盟”,但两国始终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种关系既避免了传统联盟的束缚,又通过务实合作形成战略互补。至于特朗普和莫迪缺席此次红场阅兵,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对于特朗普而言,他现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和国内经济上,同时,他需要考虑美国国内民众的态度,在如今“挺乌反俄”成为美国政治共识的背景下,公开出现在红场阅兵式,对他并没有太多好处。
普京和莫迪(资料图)
让人意外的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今日印度》等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不会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胜利日庆祝活动。克宫发言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莫迪不会来莫斯科参加5月9日的纪念活动,但印度将派代表参加。塔斯社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可能会代表印度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尽管俄方没有具体说明莫迪为何做出上述决定,但印媒猜测,这是依据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枪击事件引发的印巴紧张局势所做出的决定。
印度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是见风使舵、左右摇摆的墙头草的形象。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新德里不久,印度就借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对巴基斯坦极限施压,导致印巴局势剑拔弩张,随时有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印巴局势剑拔弩张,莫迪不来俄罗斯可以理解,只要派出有足够分量的高官来,俄方也能接受。然而,原本代替莫迪出席阅兵式的防长辛格,也将因“国内事务繁忙”为由,不去莫斯科了,转而安排级别更低的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塞思代为出席。
普京(资料图)
除了缺席阅兵式这件事,前不久在巴西举办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也无故缺席了,也导致这次金砖外长峰会没有发表共同声明。自2024年扩员以来,印度已连续缺席3次金砖关键会议。印度的政治人物从来都是信奉投机的机会主义者,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没什么多大的战略眼光。一直以来在美欧政客和媒体毫无下限和不怀好意的吹捧中迷失了自己,总在幻想在美西方“遏华”围堵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8日宣布,“胜利日停火”已于莫斯科时间当天0时开始生效。普京4月28日决定,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即5月8日0时至11日0时实施停火。在这一时间段内,一切军事行动将停止。克里姆林宫表示,3天的停火将“考验”乌克兰的和平意愿,但乌克兰抨击这是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