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乘坐地铁的市民会发现,部分地铁站卷帘门内的地铁盲道与人行道上的市政盲道中间存在“断联”问题,有的相隔2、3米,有的相距20、30米,这成为了视障群体出行路上的“拦路虎”。不过,最近这一问题在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得到了有效解决,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上午,记者在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3号口看到,地铁站卷帘门内的地铁盲道与人行道上的市政盲道中间相隔了20、30米左右。


原先盲道“断联”的情况,如今已经得到了解决,新铺设的盲道不仅工整,还非常规范。“我觉得这个做法蛮好的,以前盲人进入地铁站可能需要志愿者或者行人帮忙搀扶,现在可以直接通过盲道进入地铁站了。”市民杜先生为盲道的打通点起了赞。



整改前后对比

事实上,不久之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受历史建设规划等因素影响,淞虹路站5个出入口中,除5号出入口外,1、2、3、4号出入口及无障碍电梯口的地铁盲道与市政盲道均存在“断联”问题。

好在今年3月,事情出现了转机,淞虹路站与新泾镇第五网格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充分用好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机制,聚焦地铁乘客、街镇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探索“街镇+地铁”合力,深化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我们车站以地铁网格融合共治为契机,向新泾镇第五网格反映了我们车站想要将地铁盲道和市政盲道进行连接起来的一个迫切需求。”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副站长孙媛说,“这个需求得到了新泾镇大力支持,他们还牵头联合了区建管委、区残联、大融城商场,多方一起到现场进行了多次踏勘。”

最终,在多方共同合力下,克服了权属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顺利完成盲道衔接工程。


整改前



整改后

“现在从淞虹路站五个出入口,包括我们的地面无障碍电梯出来,市政盲道和地铁的盲道已经完成了一个全面的衔接。” 孙媛介绍说。



整改前后对比

淞虹路站盲道衔接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彰显了“多格合一”治理模式的成效,也是地铁车站与属地街镇网格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基层治理的一次创新探索。

地铁方面表示,将持续深化地铁网格融合共治工程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温馨的出行服务。


部分图片来源于上海地铁

撰稿:李婷婷

摄影/视频:杜永超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