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马上要开始了,两国高层准备在瑞士见面商量重要问题。这时候,特朗普突然变了口风,放狠话对中国强硬表态。

那么,中方同意谈判后,特朗普到底又说了什么?美国其他官员又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5月6日,中国商务部门确认,中美双方即将在瑞士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这是自4月初中美关税战升级以来,双方第一次真正坐下来谈。

谈判开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示,这次会谈是“美方主动提出来的”,而中国的态度一直没变。



而就在中方放出消息的第二天,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开了场听证会。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提问时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儿童汽车座椅、婴儿推车、摇篮等婴童出行必需品,免除最高达145%的中国商品关税。



美国媒体分析,这可能是中国商务部同意与美方接触后,特朗普政府首次释放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信号。

换句话说,美方为了这次接触,多少释放了一点善意,虽然诚意不算很足,但倒是挺符合中方的要求。



没想到贝森特的话刚说完,下一秒就被“打脸”了。在7号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这个发动贸易战、搅乱全球经济的主儿,依然一副强硬的态度。

他直接表示,不会为了和中国重启贸易谈判而降低对中国的145%高关税,还摆出一副“美国现在一点损失都没有”的样子。

他还暗戳戳地示意记者,说两国即将举行的高层贸易谈判是中国主动提出来的,这与中方说的完全相反,显然他为了面子又一次“说谎”了。



其实,特朗普挑起对中国的关税战,伤害最大的还是美国自己。

美国老百姓的日常开销变多了,生活成本也跟着涨;美国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因为关税提高了,结果产品价格也跟着涨,直接让美国货在国际市场上不那么有竞争力了。

更糟的是,这场贸易战还搞得美国的投资者没了信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股市、债市、汇率全线下跌,简直是“三重打击”。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财长贝森特想给局势降降温,但特朗普却偏偏爱“捣乱”,死要面子,反而拖了后腿。

贝森特对这次会谈的结果也不抱太大希望,他说这次接触顶多是缓和一下紧张气氛,别指望能真正达成什么协议。

毕竟,特朗普如果脑子一热,在社交媒体上随便发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可能把谈好的成果全给搅黄了。



有意思的是,前阵子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经济顾问科恩提到过,美国的关税政策问题不会马上显现出来,而是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影响。

原因很简单,从中国运到美国的商品大概需要7周左右的时间,所以差不多到5月下旬的时候,问题可能就会逐渐浮现了。

如今看看时间也快了,接下来美国只会越来越急,急着谈判,急着结束关税战,急着让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好抑制如今的物价飞涨。



在这场中美经贸较量中,美国已经被逼到了下风,继续摆出所谓的强硬姿态,只会弄巧成拙。而中国现在掌握着主动权,美国也只能低头,主动找中国谈。

这次中国愿意和美国接触,是展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毕竟“关税战”已经影响到全球经济。但这可不代表中国会让步,美国还是别再做白日梦了。



中美双方的代表今天会在瑞士碰面,不过两边对这次会谈都没抱太大希望。不过好歹能借这机会摸清对方的底线,这也关系到接下来中美到底是继续对着干还是能缓和关系。

可具体会谈成怎么样,就等着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