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天子诸侯在没有什么战事的时候一年要举行三次田猎。第一次是为了获取祭祀的贡品,第二次是为了获取招待宾客的食材,第三次是为了获取天子的食材。
没有战事却不举行田猎,那就是不敬。举行田猎却不按照正常的礼仪流程这叫暴殄天物。
天子诸侯狩猎的时候不能一网打尽。天子结束了猎杀就降下自己的大旗,诸侯结束了猎杀就降下自己的小旗,大夫结束猎杀就停用自己的副车。等到大夫停用自己的副车以后,老百姓则可以自行打猎。
只有水獭开始捕鱼的时候,渔夫才能开始捕鱼。大雁南迁的时候,方可张网捕鸟。草木凋零以后,才能进山伐木。昆虫不蛰伏的画就不能在田地里放火,不捕猎幼兽,不取鸟蛋,不毁鸟巢。
之所以能将这些规矩执行下来,全靠天子的领导,贤能的君子当官。这些都是德政的体现。
所以说,皋陶主管律法,百姓都得到了公平的对待。伯夷主管礼仪,上下人等都守礼。倕主管器具工程,工人们都能立功。益主管山林川泽,山林川泽的资源源源不断。弃主管农业,农作物生长地欣欣向荣。契主管教育,老百姓都和睦相处。龙主管外交,远方的部落都来朝见。
十二个州牧出巡,老百姓都没人敢糊弄。大禹治理湖泊,疏通河道,划分了九州。然后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贡,没有什么不合时宜的。从方面五十里的地方,到边荒。南方最远到了交趾大发,西到支渠氐羌,北到山戎肃慎,东到长夷岛夷。这些地方都全部拥戴虞舜的领导。大禹就创作了九韶,引来祥瑞,凤凰,这正是安定和谐的象征。
02
原文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
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揜群;天子杀则下大緌,诸侯杀则下小緌,大夫杀则止佐轝,佐轝止则百姓畋猎。
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鸠化为鴈,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殀夭,不覆巢;此皆圣人在上,君子在位,能者在职,大德之发者也。是故皋陶为大理乎,民各服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皆让;倕为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成;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
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僻违;禹陂九泽,通九道,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十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趾大发,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肃慎,东至长夷岛夷,四海之内皆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韶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天下明德也。
03
干豆:祭祀时用的肉干。干是肉干,豆是祭器。
緌(rui,二声,蕊):旌旗。
佐轝(yu,二声,舆):副车。
罻(wei,四声,尉)罗:捕鸟的网。
04
这玩意翻译起来是真的难啊。我翻译的也不是很满意。大家姑妄听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