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1住建新规正式落地,首宗地块在5.8挂牌了。

黄埔科学城映日路地块,总价16.55亿元,楼面价1.9万/平,将于6月18日出让。

几个重点:

这是广州真正意义上落实住建新规的第一块地,体现在两方面,限高和容积率。

1)限高原本是150m,但明确按照出让成交时点的国家规范执行,参考《规范》最高不超80米。

2)地块土地面积3.5万平,建筑面积8.7万平,容积率2.5,也符合国标要求。



3)地块明确“鼓励探索‘好房子’新模式”。

这点表述,也是新挂牌地块中的独一份。

一个是,公建化外立面,运用石材、真石漆、金属漆、铝板、 隔音玻璃等材料。

另一个是,放开了10%开敞空间,多出来的10%设备平台面积。

这意味着,错层的情况下,比普通的户型,最多能偷出20多平的面积,户型使用率更高了。



这两点,之前可是面粉厂、绢麻厂才提到过的待遇。

这也是今年,唯一突破10%开敞空间的新地块,足以见得对这块地的重视。

黄埔此前容积率普遍高、超高层也多,既然要变革,就先拿影响最大的区域开刀。

①学铁商齐全,地块专门配了一宗新学校

为了映日路地块,黄埔配了一所24班小学,距离地块约500米。



虽然,24班体量不大,但考虑到附近入学要求不高,二手不多,而地块也才8.7万方建面,是够用了。

学校并不由地块开发商配建,不会增加额外成本。

规划解决了学校问题,项目就很全面了。

据我了解,是政府配建名校,小学,具体的品牌学校我也知道了,私聊。然后,初中派位。



如果能搞定九年一贯制,项目确定性会更强。

地块距离科学城地铁站约500米,21号线通勤天河金融城、智慧城很方便。



一路之隔是科学城商业广场,商业部分原来是高德汇,正在进行升级装修。

未来,会是一个8.7万方购物中心+3.7万方绿轴广场的综合体-Get Mall云汇天地。



地块,处于科学城科学广场中轴之上,沿着这条轴线,学铁商都安排明白了。



周边以新建写字楼、产业园为主,城市界面好,有绿道,还有科学城体育公园、环山岭公园、牛角岭公园等市政配套。



从区位、风水、配套的角度来说,会发现映日路地块,本来就很能打。

现在,套上住建新规的新装后,把内功也修炼好了。

②缺货的科学城,来了个王炸,地块有开发商兜底了

科学城西区,一直以来都缺货。

上一次卖地,还要追溯到10多年前的越秀岭南山畔。

整个西区供应,不是没有好的,是根本没得选,只有大壮名城,要不就要买到黄陂、香雪、水西等周边板块了。

即便是二手,都没得挑。



科学城西区,一心搞产业。

这也是科学城,为什么能自成一脉,即便被很多老广说这里太远,但依旧卖的很不错。

产业基本盘,很稳。

比如说,路上经常能见到测试自动驾驶,这也是板块基建,和产业研究的体现。



映日路地块,本来规划的也并不是住宅,前身是广州农商行拿的总部大楼,退出来后,才改的住宅规划。

大家,第一反应或许又是商改住,但这一次却很不一样。

其一,缺货,在科学城、神舟路附近上班的高管、工作,考虑最多的就是大壮名城。

其二,由于缺乏住宅,科学城西区,有比较明显的潮汐现象。

白天上班,有人气,但到了下班时间,这里就会略显幽静。

即使附近有公寓,但每天住公寓被上班折磨的打工人,消费能力和主动性都不强,还得是家庭客、有一定积蓄的年轻人。

所以,科学城商业也难起势,氛围就很难搞起来,曾寄予厚望,却没运营起来的高德汇,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③楼面价1.9万,这是要卷死科学城

地块各方面的指标,容积率更低、密度更小、层数更少、景观和位置还更好...

教会新徒弟,饿死老师傅。



最气的是,可能还更便宜。

起拍价1.9万/平,是什么概念,此前老黄埔图书馆地块的地价是2.45万/平。

而且,映日路地块不用配建学校,搭了3000方商业,可售楼面价2万出头。



若按起拍价,卖到3.5万,就已经有得赚了。

旁边大壮名城,在售88-143平,41-47层,均价4.4-5.8万/平。



五一期间,额外95折,最便宜360万能上车。

卖最好的是88和105的刚改小户型,88平低楼层高性价比的卖光了。



143平的大户型卖的最少,总价去到700-800万阶段,很多客户都会更多考虑天河东了。

地块是科学城最好的项目了,位置也更靠近天河、产业区,未来要做科学城顶流的。

不过,从大壮去化来看,大户型总价上去,客户会转向天河了。

1.9万地价,配上低容积率,有很多遐想空间,是做南北对流的小高层板楼,还是高低配的前排洋房/叠墅+高层,都有可能。

未来面积可能会稍微做大点,在95-180左右,主要客户,还是科学城周边的高管和产业工人,也能吸引到周边超高层住户置换。

映日路地块出来,科学城乃至整个黄埔都要抖三抖。

④黄埔真的变天了

新规不仅仅是明确规范,而是颠覆了过往的游戏规则。

说起黄埔产品,大家第一反应都会是,超高层、高密度、高容积率、旧改...

尽管,这些小区外立面、花园、户型设计的都还算不错,但内在总是被质疑。

为此,地块还有10%开敞空间,用绢麻厂的户型做例子,入户设备平台,可以比其它户型多一个大阳台。



开发商有了更多空间施展拳脚,能做出好的产品,很多人说户型使用率不高,实际上超高层也是扼杀户型使用率的元凶之一。

同时,买家能挑到居住更舒适的产品,双赢。

只是,超高层业主,哭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