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汤88元,1小时搞定,还顺手把雇主家的油烟机擦得锃亮。按理说这钱挣得挺稳当,可为啥突然就冲上热搜了?原来她晒工资条时说了句"半年月薪近2万",这下子炸锅了。"她穿瑜伽裤做饭,像拍美食短剧!"评论区满是调侃。可仔细想想,996的打工人哪有时间下厨?外卖吃多了胃不舒服,自己做饭又怕麻烦。88元换一顿现炒家常菜,比外卖贵点但吃得安心,这买卖划算得很。
行业现状:健康餐需求催生新赛道:90后白领张女士的体检报告亮红灯,血脂超标让她成了私厨客户。"外卖油盐重得吓人,点个轻食沙拉又贵得离谱。"她每月花1600元请私厨做减 脂餐,算下来比健身房年卡还划算。
这行说老也不算老。2014年有人想搞APP做代厨服务,结果客户口味千奇百怪,有人嫌不够甜,有人要加半碗糖,最后项目黄了。如今从业者多是"野生厨师",靠小红书种草和熟人推荐存活。95后私厨小婷的年夜饭订单爆满,春节10天赚2万,可这种旺季仅占全年1/5。
争议焦点:一位从业者算过账:88元/单扣去食材交通费,净收入不过万元。"她晒的2万,可能是某个月的'爆款'订单。网友理智派的质疑不无道理。法律专家指出:私厨行业缺乏监管,一旦出事就像踢皮球。去年杭州某私厨因食物中毒被索赔,最后法 院判决双方各承担50%责任。这种灰色地带,让行业始终难以规范化。
尽管争议不断,私厨市场仍在野蛮生长。数据显示,95后从业者占比超60%,春节档订单量激增220%。部分聪明人开始探索新模式:与生鲜电商合作实现"食材+厨师"一站式服务,或是推出厨房预制菜,压缩现场烹饪时间。
杭州市监局正研究将私厨纳入家政行业监管,健康证、食安险等准入门槛或将出来。人社部公布的42个新工种里虽无"私厨",但"烧烤料理师"的入选预示着新兴职业的春天。当行业走向标准化,或许真能诞生属于"家的味道"的职业化路径。
在杭州某小区,私厨小李正收拾工具准备离开。雇主递来保温杯:"下次记得放点枸杞。"这个细节能看出,私厨服务早已超越简单的烹饪,更像是都市人对生活仪式感的追求。当"月薪2万"的标签褪去,真正考验行业的,是如何在烟火气中守住初心。毕竟,再精致的外卖也包不进这份人情味。如果有一天,你也能轻松请到私厨上门做饭,但每月要支付88元×30天=2640元的生活费,你会选择这种"米其林家庭套餐",还是继续抱着外卖凑合过日子?这背后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还是年轻人对"便利"的妥协?结语:你愿意为一顿饭花88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