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有不少国军高级将领,在战场上打了败仗,无颜面对蒋介石,或者顶头上司,从而选择自戕。
第一位戴之奇,在解放战争中任职整编第69师师长。可能大家对此人有点陌生,但在解放战争初期,戴之奇可是蒋氏父子的嫡系爱将,十分受器重。从而导致戴之奇立功心切,想要急于证明自己。于是,在1946年的宿北战役中,贪功冒进的戴之奇遭到华东野战军的包围,打了败仗,无颜面对蒋介石,最后选择了自戕。
第二位彭毓斌,他是湖北黄陂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投靠晋军,凭借骁勇善战,一路晋升,成为晋军骑兵主将。但是,在抗战刚刚结束后的1945年,彭毓斌在上党战役中兵败阵亡,算是解放战争时期,阵亡最早的一位国军将领。
第三位张灵甫,他是一员悍将,更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在解放战争初期,张灵甫任职整编第74师师长,这支部队是国军五大主力,拥有铁军的称号,加上整编第74师从师长到团营级别的指挥官,都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因此,整编第74师在解放战争初期,打了好几场漂亮的硬仗。这也使得整编第74师成为蒋介石的心头肉,有了蒋介石的庇护,加上又能打仗,从师长到士兵都十分傲慢,骄傲。
老话讲得好骄兵必败,在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孤军冒进,从而遭到华东野战军的包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张灵甫选择退守孟良崮等待救援。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他选择的是死路,没有等来救援部队,最后兵败自缢。
第四位蔡仁杰,他是湖南常德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整编第74师的副师长。在孟良崮战役中,与师长张灵甫一起兵败自缢。
第五位刘戡,他是湖南桃源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整编第29军军长,是西北战场上国军集团中的主要将领。
刘戡不仅能打仗,同时资历也老,深得蒋介石的器重。然而,在1948年的宜川战役中,兵败自杀。
当蒋介石得知刘戡阵亡的消息后,十分气怒,大骂胡宗南指挥不力,将他撤职戴罪留任。
第六位鲁英麟,他是傅作义麾下的得力干将,任职第35军军长。虽然,第35军是由晋绥军部队组建而成的,但这支部队在傅作义的带领下,养成了善打硬仗的作战风格,是国军十大王牌军之一,综合作战能力一点都不亚于蒋介石的五大主力。
鲁英麟是在解放时期,涞水战役中被华北野战军的猛将杨得志击败,无颜面对老上级傅作义,最后选择了自杀。
第七位郭景云,他也是国民革命军第35军的军长,傅作义麾下的得力干将。郭景云是在平津战役中兵败,而这次击败他的对手,还是华北战场上的名将杨得志。
第35军的全军覆没,加上郭景云的自杀,让北平的傅作义走上了起义道路,成功促使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第八位陈章,他是国民革命军第63军的军长,隶属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最后选择了自戕。
第九位黄百韬,想必大家对这位都比较了解吧!他是国军悍将,还是最能打仗的一位。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第25军军长,第七兵团司令官,是淮海战役中,最难消灭的一位对手。
要知道,在碾庄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为了消灭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血战十来天。最终,此战以双方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结束,兵团司令官黄百韬自杀。
第十位杨干才,他是川军将领,但对蒋介石很忠心。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第十兵团司令官。杨干才是在渡江战役中兵败,无颜面对蒋介石,最后选择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