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书影史,有你更精彩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其实每个人只要不是想着躺平,或者是有躺平的资本,基本上在内心里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或者多个理想,或者说叫愿望。这个理想可以是人生阶段性的,也可以是终生的。

更具体点来说,叫目标或大或小,为了实现它会使出自己的各种手段或者努力。

比如说,家境贫穷的人会发誓要做个有钱人;读书的人发起狠来说自己要上清华北大;工作的人希望自己能实现房子、票子、妻子、车子、孩子的“人生圆满”等等。

在实现这些宏大的或者具体的理想过程中,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坎坷多磨难,比如说李白。

01

说起李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他出生于701年,卒于762年,一生经历了唐朝的盛衰兴替。

李白年轻时才华出众,25岁时离开家乡,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游历生涯。他的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从长安、洛阳到姑苏、扬州,再到洞庭、庐山、黄山、峨眉等地,这些丰富的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李白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为主题,描绘山水、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艺大师。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以上的描述,很多人看到的是他的风光无限的一面,这也是大多数人认识的李白。却少有人想过,其实他的人生起落,活得也不容易。

02

《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也有迷茫困顿的时候。别看他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又有才华,他终其一生的目标或者说理想就是当官。可是在唐朝时期,商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而他就是商人的儿子。

结果就有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樽内盛满了清酒,价值高达斗十千,玉盘里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价值亦高达万钱。然而,面对如此丰盛的美酒佳肴,我却无法享受。我停下了手中的酒杯,抛下了筷子,甚至不能品尝任何一道菜肴。我的剑在手中挥舞,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我的内心感到迷茫。

他想当官,出人头地,可是却投举无门。因为想当官唯一可选的路,就是由权贵举荐,免试入朝。然而不到两年时间挥金三十万,就是为了换取自己身份的翻身,不料换来的却是大病一场。

他也明白了,要实现人生理想之路不是那么容易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我想跨越黄河,但眼前却是寒冷的冰川,我想登上太行山,但眼前却是大雪覆盖的山峦。这些困难和挫折让我感到无法前进,我仿佛陷入了绝境。

这是他对人生未来的一个思考。那么难走应该怎么办?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想起了古人的经历。

姜子牙曾坐在碧溪之畔垂钓,等待着机遇的来临。而我,也曾在梦中乘着小舟穿越太阳的边缘。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之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会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在古人的经历里,李白想到了办法,因为人生之路再难,都要勇往直前。既然科举考试之路行不通,他决定结婚,那就是当赘婿,通过结婚,他找到了靠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是千古名句,激励了千千万万读到这句诗的人,这时候他还是很有豪情和信念的,因为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我再次振作起来,握紧手中的剑,挺直腰杆,向前迈进。即使面临再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也要勇往直前。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03

他的理想实现了吗?

这首诗写完,他重新振作,开始了另外一条求官之路。

他结婚的对象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这也为他靠近官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先是拜访了本州裴长史,又拜访了宰相张说,甚至他还去求玉真公主了。可是现实比较残酷。最终只得流寓长安市井。

后来十年时间,生活也起伏不定,丧妻、续弦、继续求官,虽然一直在努力,可是却没什么起色。

好不容易经过元丹丘的推荐认识了道士吴筠,进而把自己写的诗辗转送到了信道的玉真公主手里。加上偶遇了贺知章,得到了贺知章盛赞,称其为“谪仙人”。

最后为唐玄宗看到,三道诏书,李白终于当官,然而“翰林待诏”这个官职仅仅是陪皇帝和妃子寻欢作乐的。离他的理想差距很大。

最后就是出翰林。命运之门再次打开,这时候的李白进入了诗词创作高峰期,本来游山玩水,问道寻幽也算自在,然而“安史之乱”发生了。

它改变了盛唐的同时,也使得处在盛唐的一大批诗人的命运也到了岔口。

李白站错队了。

那个时候,永王李璘受李隆基之命平乱,而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登基,遂永王开始招兵买马,就派人请李白入了幕府,李白自觉自己能当官了,高兴之下连写了10首诗。

不料这也成为了他的“罪证”!

随着高适平永王之乱,李白在多人营救之下,虽然被赦免一死,却被流放夜郎。

如果不是因为关中大旱,唐肃宗李亨颁布了大赦令,李白估计就只能老死夜郎了。


04

读李白的诗作常常给人一种洒脱肆意的感觉,小时候读它是诗,长大后再读,发现却是人生。呈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尽的探索。他的诗不仅富有诗情画意,还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理。

就像这首《行路难·其一》,这是他的一首自励诗,更是道尽了人和理想的距离,以及实现理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首自励诗中,李白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以激昂的诗句描绘出理想的辉煌,同时也以沉痛的笔触描绘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鸿沟。他深知,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在诗中,李白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塑造的力量。他坚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但是,他也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勇敢地面对。

李白的这首自励诗不仅是一首描绘人生追求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每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人们,想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05

李白的一生也是悲凉的,这都源于他心中的执念。他的心中只有仕途,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率真和单纯,可是在大唐的盛衰转换里,他的性格让他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说他“谪仙”也好,“诗仙”也罢。有谁明白他心中的苦?他之所以被人所尊崇,就是因为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一份坚持、豪放,还有放荡不羁,简单来说,就是相信自己。

人要实现心中的理想,需要经历多么的难和多么的苦,读懂李白,读懂他这首《行路难·其一》就够了。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