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假劣肉制品问题屡屡曝光
从"注水肉"到"合成肉""造假肉"
不法商家为牟利不惜以次充好、掺杂使假
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注意!
国家出手了!全面开展整治!
5月7日
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通知
即日起至12月在全国范围开展整治
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
1
重点排查整治生产企业、小作坊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原料肉,以其他畜禽肉生产假冒牛(羊、驴)肉制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配料表标识与生产实际投料不符等问题。
2
重点排查整治城乡接合部、景区周边、大集庙会等重点区域的销售主体,以及烧烤店、火锅店等餐饮服务主体,以低价肉制品冒充高价肉制品、以预制调理肉制品冒充“原切肉”“鲜切肉”等。
3
重点排查整治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平台内肉制品经营行为、经营者发布的肉制品标识信息检查监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销售页面刊载的信息与实际销售肉制品的标签信息不符等问题。
4
聚焦用户多、销量大的平台,紧盯“大V”“网红”带货的肉制品,加大抽检监测排查力度。
5
深挖细查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违规线索,实施全链条打击,依法严惩重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处罚到人”。
假劣肉制品不仅扰乱市场秩序
更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这些常见的造假手段赶快来了解一下
注水肉
通过注射水分增重,肉质松散,易滋生细菌。
病死畜禽肉
未经检疫流入市场,可能携带病原体。
合成肉
利用碎肉、胶类粘合成型,冒充原切肉。
伪造品牌
假冒知名品牌,低价销售劣质肉。
普通消费者怎么辨别“问题肉”?
小编这就来教大家
看外观
【颜色】不同种类的肉颜色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新鲜的肉颜色较为自然。
猪肉:新鲜猪肉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脂肪洁白;变质肉颜色发暗或呈紫红色,脂肪泛黄。
牛肉:新鲜牛肉呈深红色或暗红色,脂肪乳白或淡黄色;假牛肉(如用猪肉染色)颜色不均匀,脂肪可能异常发黄。
羊肉:新鲜羊肉呈鲜红色或淡红色,脂肪洁白;变质羊肉颜色发暗,脂肪发灰。
【纹理】正常的肉纹理清晰,肉质紧密。如果纹理模糊、肉质松散,可能是注过水或肉质已经变质。
【表面状况】新鲜的肉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伤口、淤血、斑点或其他瑕疵。若肉的表面有黏液、霉斑或异常的肿块等,很可能已经变质。
闻气味
新鲜的肉通常只有淡淡的肉腥味,如果闻到有刺鼻的异味,如腐臭味、酸味、氨味等,说明肉已经变质,不能购买和食用。
摸触感
弹性:用手指按压肉的表面,新鲜的肉弹性较好,按压后能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而不新鲜的肉弹性差,按压后可能会留下明显的凹痕,且回弹缓慢或无法回弹。
黏度:新鲜的肉表面微干或有一层薄薄的油脂,触摸时不应该有黏手的感觉。如果肉的表面发黏,说明肉已经开始变质。
看包装
购买包装好的肉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标签上的信息是否齐全,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配料等。选择正规厂家生产、保质期内的产品。
警惕低价陷阱
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特惠肉”可能是假劣产品,如母猪肉冒充牛肉、病死畜禽肉加工品。
最后提醒大家
尽量从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
等正规渠道购买肉品
如果生活中大家发现制售假劣肉行为
可以拨打12315热线
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相关线索
食品安全无小事
拒绝假劣肉,守护健康餐桌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