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事纠纷的化解,不仅需要法律条文的精准适用,也需要专业调解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慰藉。这种法润人心、融情于理的理念,在金凤区人民法院西湖人民法庭得以落地生根。2024年4月,金凤区法院、金凤区妇联、金凤区司法局三方携手,精心打造了第二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西湖法庭工作室。该工作室突破传统单一服务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家事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援助帮扶的一站式服务。截至2025年4月30日,工作室共分流婚姻家事纠纷319件,已实现同期法庭受理婚姻家事类纠纷全分流,转立案293件,其中调解及撤诉177件,调解成功率60.41%。
工作室纪实
温情调解 挽救破碎家庭
“你们先喝杯水,慢慢想,不着急做决定。”在金凤区第二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西湖法庭工作室内,法官轻声说道。
坐在法官面前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啜泣的妻子,颓废的丈夫,生活的不和谐在他们的讲述中逐渐浮现:二人本来是周围人艳羡的优秀眷侣,但随着丈夫失业在家,开始酗酒,二人之间矛盾不断升级,曾经的甜蜜在一次次的争吵中逐渐消磨殆尽,直至诉至法院。
“我看得出,你们夫妻之间还是有感情的,这次的离婚纠纷,与其说是你们二人要结束婚姻关系,不如说是生活给你们出了道难题,是你们在经营家庭生活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面对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法官并没有急于敲响法槌,她深知,一纸判决或许能终结他们的婚姻关系,但无法弥补他们感情上的裂痕,更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法磨灭的创伤。在法官看来,当下最迫切需要的,是通过专业调解,帮助年轻夫妻重拾家庭和睦、修复婚姻关系。于是,法官决定说服二人接受婚调委西湖法庭工作室的专业调解。
在婚姻家事调解的漫漫长路上,唯有以更多的真诚相待,更多的耐心沟通,方能融化当事人心中的坚冰,换来彼此间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帮助他们重新审视婚姻关系,重新找回经营婚姻的智慧。提起这起婚姻家事纠纷,工作室的调解员仍记忆犹新。为化解这对夫妻间的矛盾,调解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先后与双方进行了长达两周的深入沟通。考虑到女方工作繁忙,白天不便交流,调解员只能晚上加班与对方交流。在一次次的沟通中,调解员耐心向双方进行家庭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经营婚姻的严肃性和携手共渡难关的重要性。
“还好,双方最后是放下了心结,选择给彼此一个机会”。调解员翻开案件回访表,字里行间记录着这个家庭的蜕变。丈夫已在调解员和家人的监督和鼓励下戒酒,积极求职,双方已恢复了和睦生活,孩子也有了一个和谐、有爱的成长环境。这些温暖的改变,是调解工作在破碎与修复的边界上精心勾勒出的动人画卷,更是情法理交融在婚姻家事纠纷中浇灌出的希望之花,生动诠释着司法是有温度的、有力量的。
工作室纪实
心理疏导 破除家暴阴霾
相比这次温情的“裂缝修复”,有的纠纷更需要法官和调解员“显露锋芒”。“家暴从来不是家务事。”面对来法庭提起离婚诉讼的另一位女士,法官认真翻阅着她伤痕累累的检查报告,耐心向这位担心家丑不可外扬的女士解释道。对于这段长期存在丈夫对妻子言语辱骂和肢体暴力的婚姻关系,法官认为双方感情已走到尽头。除了终结婚姻关系,更重要的是帮助该女士驱散长期笼罩在心头的家暴阴影,专业的心理修复和疏导刻不容缓,于是,法官积极与工作室的调解员沟通,引导该女士接受专业心理疏导。
法官(右)指导调解员老师(左)进行调解工作
“我们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请你相信我们。”调解员真诚地与该女士沟通。
在处理婚姻家事纠纷时,法官和调解员常有“法律判断易,情感疏导难”的困扰。工作室便邀请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团队入驻,为当事人提供从诉讼调解到心理康复的一站式服务,形成“法律保障+心理修复”的协同效应。心理咨询团队也为处理婚姻家事纠纷的法官和调解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搭建起从法律到心理的桥梁,成为更有温度的调解团队。
法官(右)和工作室值班律师(左)沟通案件调解工作
对受家暴方的情感疏导和心理修复,属于西湖法庭工作室创新的“123反家暴工作方法”的一环。对于受理的婚姻家事纠纷,工作室都会进行“一问二谈三回访”:先对所有的婚姻家事询问是否存在家暴情节,然后与受害方耐心交谈,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并向暴力行为人严正告知法律后果,确保家暴行为不再发生,最后还定期回访,确保当事人权益保障。对家暴情节,法庭还建立了“双向预警机制”,由法庭和妇联、派出所定期互相通报婚姻家事纠纷情况,重点盯防家庭暴力、涉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纠纷,并联系当事人辖区派出所、社区做好背景调查,避免小纠纷变成大矛盾,从源头做实隐患排查。
“谢谢你们,我现在过得很好,谢谢你们的帮助!”对离婚后的该女士进行回访时,她感激地对法官说道。
“我们的工作是急不得也慢不得。对于出现裂隙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要用心修复,让法律之光滋润他们的生活,对于需要权益保障的当事人,要快速提供救助,让法律之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婚姻家庭关系破裂处,及时又耐心地种下一个春天。”法官在工作笔记上这样写道。
内容来源:金凤法院
技术编辑:曾杰
责任编辑:夏洁
审核:马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