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你有没有过饱餐后不自觉打嗝的经历?
饭后打嗝再常见不过
但张先生(化名)的“嗝”最近有点怪
有时候一两个小时才能停下
甚至带着隐隐胸痛
体检结果一出,竟被确诊为胃癌!
所以有时候打嗝≠吃饱了!
长期打嗝 还伴随一些其他症状
当心癌症找上门!
为啥会打嗝?这“气”真不打一处来!
我们说的打嗝一般有两种:嗳气和呃逆。
1嗳气
俗称“饱嗝”。是胃内气体过多,从口排出的一种生理现象。进食时吞入气体,或者喝了碳酸饮料,就会导致嗳气。
2呃逆
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
这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
如果出现异味十分严重的饱嗝或高度频繁的呃逆现象时,可能是身体在敲响警钟,最好能够及时就医。
判断打嗝是否需要就医
可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1持续时间
打嗝持续24小时以上,且不能缓解的,就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查潜在疾病。
2伴随症状
若打嗝时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呕吐、腹痛、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需立即前往医院。
3频率和严重程度
要是打嗝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无法正常进食、睡眠,也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打嗝和癌症有啥关系
有些胃癌患者打嗝,一是胃癌引起消化不良、上腹部胀满,从而刺激膈肌,引起打嗝。二是胃部肿瘤生长、扩张,刺激到迷走神经或膈肌,导致嗝声不断。
打嗝频繁或持续48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就要警惕器质性病变,包括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可能。
特别是还伴有反酸、腹胀、腹痛、黑便的,要警惕胃癌的可能。
饭后伴随这4个表现,警惕胃癌信号
1、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
饭后出现反胃、泛酸、烧心等异常感觉,往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疾病有关。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需及时根治,否则会大大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2、体重骤减:
短时间无缘由的暴瘦,往往揭示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出现障碍。因为肿瘤在生长时,会不断与人体组织抢占营养,同时消耗大量能量,引起体重骤减。
3、腹胀、早饱感:
胃内长出肿瘤,相当于多长一块肉,这会导致胃内空间不足,从而产生腹胀或早饱感。所以胃口会变得不如以往,常常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了。
4、出现便血或大便明显变黑:
大便出血或像柏油发黑发亮一样,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
预防胃癌,这六件事很重要!
1、饮食习惯很重要: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减少食盐摄入,少吃腌制、烟熏及红肉、加工肉类,少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生活习惯很重要:
要戒烟限酒,作息规律,避免长期熬夜,拒绝压抑性格生闷气。
3、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或者使用公筷,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4、及时检查并治疗:
胃癌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且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需要定期参加防癌体检和筛查,重视胃部疾病,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
5.控制好体重:
肥胖也与胃癌有关。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患上胃食管反流的人越来越多,胃的近端反反复复被反流上来的胃酸刺激,患癌的概率明显增加。所以,控制体重,对预防癌症,特别是胃癌有益。
6.控制好血糖:
高血糖会增加其他疾病风险,也包括胃癌。
一键转发给身边爱干饭的伙伴
别让打嗝
误了健康大事!
审核专家
陈小东
门诊二级专家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天府院区)周五上午(武侯院区)
《防癌大讲堂》节目预告
每周四晚22:00锁定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SCTV-4)收看《防癌大讲堂》,癌症「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科普,抗癌指南全程守护!
本周四(5月8日)话题:科学防晒 远离皮肤癌
讲者:皮肤科主治医师 傅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