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卢辉展示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时坐在老兵方阵车上的照片。本报记者 吕家佐/摄
“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幸运。我是抗日战争的幸存者,能够在北京安居也是幸福者,作为中国的一分子也是幸运者。”刚刚过完99岁生日的抗战老兵卢辉激动地说:“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国家建设得非常好,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我感到十分自豪。”
1926年3月,卢辉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12岁时,卢辉看到日军入侵家乡,便产生了参军报国的愿望。1941年1月,15岁的他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的抗战生涯。参军后的卢辉被安排进入师部学习测绘技术半年。当时,他接到任务,需要绘制敌军的城防工事建筑地图,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时的测绘工作不能用笔计量,只能用心去记住,用脚步来测量。我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还受到了表扬。”谈及当时的情景,卢辉总是记忆犹新。
抗战胜利后,卢辉在南京接受了5年军事方面的培养,取得了优异成绩。1955年1月18日,卢辉参加了一江山岛战役,担任登陆大队大队长。当年,他被授予少校军衔。为纪念这次战役胜利,经过多方收集第一手资料,1988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卢辉撰写的《三军首战一江山》一书,军委首长为该书题词、作序以示祝贺。作为当年参战的老战士,他豪情满怀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历史是一首时间写在人类记忆上的回旋诗歌。时间是真理的前驱。”后来,卢辉调任北京工作,先后在当时的军委防化兵学校、总参防化学院担任教员和研究员,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他还先后八次奔赴西北参与核试验,担任八大队大队长。对于一次次的工作调整,卢辉的座右铭是:“干一行就要专注一行,努力从外行变为内行。”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卢辉受邀参加了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总队方阵。也是在这一年,本报记者采访卢辉时,他对自己提出“保九争十”的人生目标——保九十岁,争取活更长时间,要看到国家更多更大的变化。10年过去了,如今,卢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不仅实现了当年的目标,还完成了撰写10本书的心愿。卢辉对记者说,他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生活作息极为规律。“不闲着也不累着,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对健康有益。”在家写字、读书、抄诗,是他的一大爱好。卢辉表示,他对现在的生活十分知足。
“如今,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和平建设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强大了,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卢辉希望年轻一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胸怀爱国之心 、报国之志、民族复兴之责,全心全意为国家持续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韩卓吾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