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粟文化广场的创意涌动,到武夷路老街的时光沉淀;从低空经济的苍穹梦想,到社区菜场的温暖灯火……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浪潮中,长宁区国资国企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驱动,通过国资布局优化调整打造国资新格局,推动国企在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领域创新突破,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招商引资:构筑产业高地 激活发展引擎

在蜿蜒的延安西路旁,由新长宁集团耗时5年打造的海粟文化广场,在短短2年间,不仅成为人宠友好相处的特色街区,让周末的广场上人流如织,更吸引李宁体育、禾赛科技、帆书等头部企业入驻,为企业安心腾飞装上引擎。

新长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尧表示:“载体资源的丰富多样,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新长宁持续深耕房地产主业,开发总量累计超过560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临空园区的虹桥上城作为集科研楼、商务办公楼、展厅及文体中心于一体的项目,重点聚焦智能制造、在线新经济、大健康等前沿领域,旨在成为行业总部聚集地,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竣工;与铁狮门、三菱地所共同投资晶耀虹桥项目,屹立于“老虹桥”片区,致力于打造城市新地标,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竣工。


与此同时,新长宁打造的“1+4+N”招商体系(1个招商中心、4家主体单位、N家二级公司)犹如精密齿轮组,通过数字化招商平台“新长宁营商汇”,实现旗下93万平方米经营性资产的便捷化、精准招商。3年间累计引进李宁体育、禾赛科技、容播传媒、百福得咨询等89个重点项目,2024年楼宇经济贡献突破27.6亿元。

新锐力量东虹桥集团成立未满周年,已勾勒出清晰可见的低空经济产业图谱,即瞄准新赛道培育产业生态,聚焦“航空+总部”“数字+绿色”两大特色,着力培育创新策源功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据东虹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睛透露,当前,东虹桥立足东虹桥空港、空侧、空管资源集聚的优势,并借助集团参股全市唯一低空平台公司的契机,持续厚植低空经济发展土壤,加快研究推动适航咨询服务公司、低空经济研究中心、长宁低空经济会客厅、上海飞行服务中心等项目取得突破。同时,集团充分发挥峰岧半导体、派特鲜生、中坚科技等链主牵引作用,推进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AI+”新业态培育,织就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双链融合的创新网络。


作为服务区域科创事业的主体单位,国资公司的战略布局更具超前眼光。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叶鹏举表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完成对市科创母基金三期的首期出资,同步启动基金管理团队人才的市场化选聘,建立健全公司专业规范的基金管理体系,旨在带动长宁“引凤计划”进一步实施,让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海外顶尖人才创业项目落地长宁。

城市更新:重塑空间肌理 唤醒城市记忆

武夷路的清晨,咖啡香气与梧桐树影交织。这片曾沉寂的历史街区,在新长宁集团“绣花功夫”下焕发新生。近年来,新长宁集团围绕城市空间功能优化和环境品质提升,广泛参与区域内各类城市更新项目,在历史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区环境改善、老旧商务楼宇升级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例如,从武夷MIX320的网红餐饮到333号的科创空间,8.5公顷更新区域已蝶变为业态复合的城市会客厅,既留住了文化胎记,也赋予了时代基因。又如,随着苏宁易购长宁超级体验店的开业,兆丰广场这个流露着“年代感”的商务楼宇完成了脱胎换骨的第一步,在老牌中山公园商圈迎来流量新增点。


上服集团的文创园区则演绎着另类更新逻辑。上服新谷T TIME、T CAT、T STAR等系列文化创意产业示范空间焕然一新,并相继承接了“最虹桥”嘉年华盛典之夜、虹桥草地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实现与时尚艺术的完美嫁接,使园区变身潮流策源地。

在推动城市更新、产业换新的同时,上服还聚力服务大局,围绕长宁时尚创意产业,着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我们积极参与长宁区多项促消费主题活动,办好长宁‘五五购物节’‘金秋旅游购物季’等促消费活动,优化升级地标商圈,打造特色商业楼宇,进一步激活楼宇经济发展潜力,持续做强首店首发经济。”上服集团副总经理赵晓艳表示。


民生保障:织密幸福网络 温暖城市烟火

上生·新所南侧的番禺路222弄内,“九华邻居里”社区商业点位聚点成线,美天市集、美天优选社区店、九华邻居里220项目等集聚百姓喜闻乐见的餐饮、生鲜超市、便民服务、酒吧等业态,满足居民“开门七件事”的同时带来更多品质与品味。这条融合传统烟火与时尚气息的社区商业链接线,正是九华集团“15分钟美好生活圈”的缩影。


九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蓓琳介绍,眼下,集团一方面充分考虑居民便利,适度保留并升级传统刚需业态,提升超市、餐饮、便利店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让“柴米油盐”和“诗与远方”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立足“同业差异、异业互补”原则,结合艺术愚园、人文新华、静雅武夷等长宁特色街区建设,引入咖啡馆、艺术展等新型业态和特色品牌,为社区商业提供更多“情绪价值”链接。

同样围绕“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万宏集团在做深做实既有养老根基的基础上,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拓展,确立了“机构、社区、居家”三维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今年3月,万宏养老集团旗下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和社会组织38家,拥有床位数1213张,总建筑面积超出30000平方米。”说到近年来集团构建的养老版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宿静如数家珍。


除了追求优质、均衡布局,万宏还从运营管理标准化、养老服务品牌化、服务人员职业化、为老服务多元化“四大指标体系”有效落地着手,打造高水平、标准化的养老服务,并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认知症照护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银发族安享晚年。

而作为城市脉动的“护卫者”,无论是市容环卫保洁、公园绿化河道养护、市政设施维护、城区建设等基础保障功能,还是区域应急救援、城运防灾抢险、房屋拆迁征收等安全运营领域,城发集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更好融入区域经济脉络,拓宽发展动能赛道,城发集团除了推动硅巷片区配套城市更新,配合打通虹桥地区迟滞发展堵点外;还着力建设生态城区环境,培育绿色经济新引擎,深入推进长宁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建设,完成天山公园融合开放改造。“我们希望在服务长宁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从‘城市管家’到‘城市发展推手’的跨越升级。”城发集团党委副书记宋晓光说道。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程的交汇点,这些城市运营的“国家队”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城区品质提升写下生动注脚,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征程上,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图片来源于区国资委

撰稿:朱文轩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