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韩学强(左一)在江西省上饶市检察机关举办的“检察官沙龙”活动中,与青年检察干警分享办案经验。

  “办案能力强,是公认的业务专家”“善于思考,思路灵活”“谦虚内敛,有学者儒雅风范”……提到江西省上饶市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六检察部主任韩学强,同事们看法一致。

  在检察公益诉讼战线深耕8年,韩学强脚踏实地、勇挑重担,依法办理了多起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件,先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

  要把案子办成铁案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国家公园,一家公司却在武夷山脚下某村以地质灾害治理为名非法采矿。韩学强通过新闻报道敏锐地发现了公益损害线索,“该村位于武夷山脉北部,毗邻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该区域非法采矿、毁损公益林,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破坏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

  2023年3月,上饶市检察院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调查。涉案村地理位置偏僻且山路狭窄,韩学强和办案团队借用当地农用车,多次深入案发现场及制砂场实地勘察、调查取证。“无论环境多恶劣,韩主任都会想方设法取到证据。”同事们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到达涉案地后,非法采矿导致的生态破坏场景令人心惊。经鉴定,最终查明涉案企业非法采挖砂石4万余立方米,造成公益林地毁坏近2万平方米,占用耕地约4000平方米,对公益林和山体地质环境均造成破坏。

  2023年10月,上饶市检察院以万某、涉案公司为共同被告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被告连带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生态修复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费、鉴定费共计98万余元,并公开赔礼道歉。经审理,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案子虽然判了,但生态修复才是我们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目的。”为确保被告财产优先用于生态环境修复,韩学强提出财产保全建议,确保案件判决生效后修复费全部赔付到位,被破坏的山体和被侵占的农田及时得到修复。为助推武夷山国家公园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护,韩学强和同事还积极与福建省南平市检察院沟通协调,构建了闽赣检察“2+5”跨区域协作机制。

  2024年6月,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检察机关服务国家公园建设典型案例。

  “要办就办成铁案!”这是韩学强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坚守的执着,这份执着在他主办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巨蟒峰公益诉讼案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2017年4月,3名游客以电钻钻孔、打岩钉的破坏性方式攀爬三清山巨蟒峰,给巨蟒峰造成不可修复的损毁。检察机关立案后,对于这起全国首例破坏自然遗迹和风景名胜区民事公益诉讼案,如何办理并无先例可循。如何确定巨蟒峰的受损价值,是该案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

  韩学强并未退缩,他辗转南昌、北京、长沙等地10余次,向专家学习,深入研究相关文献,撰写大量办案笔记,5次前往三清山巨蟒峰现场。检察机关起诉后,3名被告被判公开赔礼道歉,连带赔偿环境资源损失费600万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该案的成功办理彰显了保护自然遗产和名胜古迹的价值导向作用,对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案因此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数据库收录。

  执行难题解决了

  俞某等4人向19家上游企业和个人供应商非法购入3700余吨废蚀刻液危险废物,在作坊生产海绵铜,并将产生的3500余吨废蚀刻液直接外排至信江河,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2020年3月,俞某等4人因犯环境污染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子判了,但被破坏的环境怎么修复?”为调查取证,韩学强和同事来到涉案工厂,看到现场多处土壤被污染变色,树木被熏得发黑,还散发着刺鼻气味。韩学强下定决心:生态修复必须尽快进行。

  由于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案情复杂,为明确各违法行为人责任,韩学强与同事认真梳理证据,打开思路,提出以涉案上游企业和个人供应商贩卖废蚀刻液重量的比例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这一观点获大部分涉案上游企业和个人供应商认可。

  如何确保赔偿款尽快全部到位,是个难题。如果对所有涉案上游企业和个人供应商起诉,可能会面临赔偿款执行难的问题。为此,韩学强主动与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建议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机制,与前述企业开展磋商,最终促使其主动缴纳赔偿款1500余万元。同时,韩学强建议生态环境部门对未赔偿企业和俞某等4人起诉,检察机关则依法支持起诉。

  经生态环境部门起诉,法院判决后,原本难执行的另外1000余万元赔偿款赔付到位,作坊附近环境得以及时修复,信江水恢复清澈。2021年,该案获评“江西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

  成绩有目共睹。韩学强不仅成为江西省检察业务专家,还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人才库,其办理的6起公益诉讼案件分别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

  培养公益诉讼精英团队

  韩学强不仅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还谦逊热心,通过授课、撰写理论文章、指导办案等方式,积极分享办案心得,热情传授办案方法,带领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团队不断进步。

  2023年,江西省检察院举办首届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韩学强主动提出开展赛前选拔培训,对参赛人员倾囊相授。最终,他带领的5人参赛队伍取得三个“标兵”、一个“能手”的好成绩,上饶市检察院获评“优秀组织奖”。

  作为上饶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韩学强高度重视基层检察院办案实践,指导一线办案人员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在指导余干县检察院办理张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和万年县检察院办理保护稻作农业文化系统行政公益诉讼案时,韩学强都是全程跟踪,帮助办案人员厘清违法事实、相关法律关系及责任主体,找准监督对象,针对公益损害事实调查不够全面深入等问题,精准指明调查方向。

  在基层检察院品牌培育上,韩学强结合当地实际,从提出品牌理念、培育典型案事例、宣传办案成效等方面给予指导,婺源县检察院“‘蓝冠’望乡愁”和万年县检察院“稻源万年·益路守护”等品牌均入选第一批江西省检察院重点培育检察工作品牌。

  结合办案,韩学强积极撰写理论文章,《检察机关支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实务探索与立法完善》在第十九届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获评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对山河草木的敬畏,就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正是这份赤子情怀,让韩学强在公益守护路上愈走愈稳。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