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伴着花香与暖阳,吹过老河口梨花湖畔,也吹进了综治中心调解室。在这里,一场场鲜有“法槌声”的纷争正在悄然化解……

指导调解,解纷能力“信得过”

2024年11月,李某因工死亡,其家属获得工亡补助金98万余元,然而李某父母与妻子却因补助金分配问题,纷争不断。今年2月份,李某父母一怒之下将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分割工亡补助金。

“咱们先调解,不伤和气!”老河口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了解来龙去脉后,为了促进婆媳亲情延续、避免双方矛盾激化,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托市民商事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

然而,该案不属于遗产纠纷,不能简单适用遗产分配原则,怎样化解矛盾对调解员来说是一个新问题。

解锁的“钥匙”来自法官的“口袋书”——典型案例。

在向入驻综治中心的法官请求指导后,调解员结合真实案例,现场向当事人释明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又引入“家属调和团”,以李某姐姐等人的劝解作为突破口,将法理融合情感纠葛,多轮调解后,这场补助金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用法院提供的案例释法说理,当事人心服口服。”调解员说道。

在综治中心,由2名法官、2名书记员组成的速裁团队活跃在解纷一线,开展着纠纷联调、速裁快审、司法确认等工作。

“除了开展联合调解,指导调解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内容。”入驻法官陈文彦介绍到。


△老河口法院立案庭组织调解员召开指导调解座谈会

2024年以来,老河口法院主动加强与基层治理单位、相关调解组织沟通联系,对各乡镇开展巡回调解培训3次,开展调解员专项培训5次;法官通过推送典型案例、进行法条解释、提供法律咨询、远程视频参与调解及实地参与化解等方式提供指导,参与调解案件近200件。

指导调解全方位提升了基层人员的法治素养和解纷能力,激活了基层解纷潜力,让更多纠纷化解得以“对症下药”。

督促履行,既有权益“守得住”


△当事人向法官和调解员送来锦旗致谢

“我的案子调解后,怎么保证对方能够履行?”法院入驻的诉调对接专员小陈正热情接待前来反映诉求的群众。

“法院对达成的调解协议,会出具民事调解书或司法确认裁定书,它们与生效的民事判决书具有同等强制执行力。若对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小陈向当事人解释。

林先生是一件劳务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因被告拖欠劳务费,申请了先行调解。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分期支付劳务费的协议。

“不要担心,我们每个调解员都有一张‘履行回访表’,调解员会在协议约定的每期履行时间前,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提醒当事人履行协议。”签署调解协议后,林先生担忧对方“耍赖”继续拖欠工资,调解员杨继锁向林先生解释道。

“是的,您也可以在线上或线下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法院派驻综治中心的诉调对接专员审查后,会立案并分配至速裁团队的法官进行办理。”小陈补充道。

调解员介入督促履行,法院强制执行兜底。法院与综治中心共同搭建“调-裁-审-执”对接机制,依法依规对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家事养老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部分小额民商事纠纷等具有适用简易程序条件的案件进行快审、快判,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形成了完整闭环,矛盾纠纷实现高效化解。

“太感谢你们了,不仅帮我化解了纠纷,还帮我督促对方履行了协议。”当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林先生忍不住打来电话对调解员杨继锁表示感谢。

优势组合,公平正义“看得见”

调解,不能只是调解员的“单打独斗”,而应该是一套“团队作战”的系统工程。

为了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法院还在综治中心设立了法官工作室、智慧融合法庭、执前和解室、行政调解室、家庭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室等,为群众提供“组合式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解纷需求。



△位于老河口综治中心的“智慧融合法庭”及“执前和解工作室”

“感谢你们,仅用一天就帮我们收回了400万元债款!”这一天,一名企业代表来到了综治中心执前和解工作室激动地说道。

原来A公司由于财务人员操作失误,误将400万元款项划入B公司账户,后B公司拒不返还。A公司遂提起诉讼,法院判决B公司向A公司返还400万元。案件生效后,B公司迟迟未履行。为尽快实现权益,A公司向老河口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鉴于案情简单清晰,法官立即联系了B公司来到执前和解工作室,促进执前和解。

“不主动归还,我们就申请查封你公司的房屋等财产。”

“公司经营不易,大家应该相互支持,和气生财。”

最终,通过劝导,B公司自愿返还400万元,双方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

仅用一天时间,一场400万元的“误会”,就这样化解在了执行前。


△企业向综治中心送来“诉前调解 为企排忧”的锦旗

2024年以来,法院委托调解及调解组织自收案件共计2888件,调解成功1413件,调解成功率48.93%,占法院民事、行政受案比达61%,极大便利了群众,有效降低了群众解纷成本。

不仅如此,法院联动公安、司法、工会、人社、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形成了“三室四调一中心”的解纷网络,推动司法服务向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持续提升的矛盾纠纷法治化预防化解水平,让更多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一次次努力使“有矛盾、找综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随着老河口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更多矛盾将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

来源:老河口法院庄姗姗

编辑:徐倩

审核: 王洪

终审:吕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