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蹲在田埂上,盯着发黑的云层直叹气。他家三亩辣椒苗刚缓过苗,秆子还没扎稳根呢。村头广播突然炸开:"今明两天大暴雨,后山塘坝要盯紧!
"南边的雨确实疯。
广东梅州的老张守着抽水机三天没合眼,田里积水漫过了秧苗尖,排水沟堵得像肠梗阻。"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福建龙岩的荔枝花刚谢,夜里一场雹子砸落半树幼果,果农蹲在地上捡都捡不及。
北边的天也没闲着。内蒙古通辽的牧民巴图冒风加固羊圈,零下5℃的风吹得人脸生疼,三天前他还穿着单衣赶羊吃草呢。石家庄的王大姐看着温度计直摇头,前天32℃热得开电扇,今早15℃又翻出了秋衣,"这天气比娃娃的脸还善变!
"气象台说,7日到9日雨带还要往南压,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的山沟沟,最怕雨水泡软了山土。北方呢,冷空气带着沙尘扫过甘肃、宁夏,刚露头的小麦苗被打得东倒西歪,地膜吹得挂在树梢上晃荡。最揪心的是次生灾害。
湖南湘西的老猎户都知道,持续大雨后,山体里的"龙脉"会松,往年滑坡前,总有石头往下骨碌。可有些乡亲还不当回事。江西赣州的阿婆舍不得菜园,偏要冒雨去摘茄子,村干部急得直跺脚:"命比菜金贵啊!
"数据不会说谎。
去年同期,南方某县因内涝绝收的农田有2000亩,灾后补种误了农时,秋粮减产两成。
北方的气温"过山车"也坑人。
河北保定的大棚户老李算过账,温差超过15℃,西红柿坐果率掉了近三成,畸形果多到没法卖。有人说,现在的天气像脱缰的野马。
可农活儿等不得天啊!湖北荆州的种粮大户咬咬牙,调来了五台抽水机,"就算拼了命,也要抢在暴雨前挖通排水渠。"我个人觉得,咱农民靠天吃饭,可不能被动等天。
政府的预警发得早,咱自己的防范也要跟上,该转移的转移,该加固的加固,别等灾祸来了才后悔。这场南北都不省心的天气,就像一场大考。
南边考排涝,北边考抗风,可不管啥考题,提前准备才是硬道理。"人勤地不懒",但前提是先保住地里的苗、圈里的畜。至于这天气为啥越来越折腾,或许值得每个人多想想——咱们对土地、对气候,是不是该更敬畏些?
留白的是,等这轮风雨过去,南边的早稻能不能赶上补栽时节,北边的牧区草料够不够扛过这场倒春寒,都让人心悬着。但有一点清楚:只要咱不慌不乱,跟着预警走,把能做的防护做到位,再难的坎儿也能挺过去。
毕竟,种地养畜这些年,咱啥样的天老爷没见过?关键是别掉以轻心,别让一时的大意,毁了大半年的心血。这场天气大战,咱农民得拿出十二分的精气神,跟老天爷好好掰掰手腕。
说到底,日子是咱自己的,地是咱自己的,护好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护好咱的饭碗。
至于往后的天气会不会更怪,咱一边防着,一边也得琢磨:有没有更多法子,让咱面对天灾时更有底气?这,或许是比眼下这场风雨更长远的考题。但眼前最紧要的,还是那句话:听预报,早准备,保护好自己和家业,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