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玮(Dario)一直把“我是温州人”挂在嘴边, 他长期在意大利生活,料理科班出生,可做一套相当不错的料理,有超越同年龄厨师的见解。和这个年纪常见的年轻人一样,性格外向而自我,和他的「Cucina Di Dario」很快就成为城中热店,流量随之而来。但有意无意之间,流量一度也把他推上争议,食客在他的料理之外,乐于把他和CDD当作谈资评论着。


1.

>>>从温州到意大利<<<

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两部流行的剧集,反映了内地某地国人在境外城市生活的经历,《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彼时,还是儿童的我就听说:“漏拍了温州人在巴黎、温州人在意大利。”

温州人移民意大利有百年历史,意大利的手工业为全球最为发达没有之一,温州人在其中亦能分到一杯羹。意大利的中餐馆大多为温州移民或其后裔所开,曾在罗马光顾过一家温州移民三代经营的,做粤菜、川菜却起名「天津饭店」的饭馆,本以为是一家迎合洋人口味的奇怪饭店,实际却很不错,比上海同类餐馆做得好。


千禧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境外餐饮进入上海,其中,有旅意背景的温州商人和厨师来沪经营意大利餐馆的不在少数。十多年前,温州商人将威尼斯最负盛名的餐厅「Ristorante Da Ivo 」引入一度红遍上海。从东湖路搬到黑石公寓,颇受欢迎的意大利餐馆「Casa Mia」,亦为温州厨师夫妇经营。温州和意大利的联系那么紧密,在目前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内地和欧美直飞航班依旧不多不密的情况下,温州有直飞罗马的航班,方便两地人员往来。


董晨玮(Dario)是旅意温州人后代,关于他的厨师履历,「Cucina Di Dario」有以下评述:


“Dario
师从意大利国家烹饪队总教练Gianluca Tomasi,也是取得意大利厨师协会授予荣誉主厨称号的首位华人。“


Gianluca Tomasi

大概大家都熟悉意大利国家足球队,而并不知道意大利还有“国家厨师队”,这是意大利厨师协会(Federazione Italiana Cuochi、FIC)所辖参加厨艺比赛、文化交流的团队。Gianluca Tomasi自2005年就被聘为团队的“经理(老大)”至今,著有多本美食著作,而他本人,在维琴察(罗伯特·巴乔的故乡)经营一家从父亲手中传下的餐厅「Cucina Tomasi」。



面包三种

黑绿橄榄迷迭香Ciabatta 梅干菜烟熏五花肉Ciabatta 玉米面包


自家制Baccalà mantecato(鳕鱼泥)

南极犬牙鱼 大蒜 胡椒 橄榄油


两款前菜

鳌虾 甜虾 青柠 蓝莓 橄榄油 吐司

大连产海胆 温州产梭子蟹 鳕鱼泥 法葱 芥末籽 Pasta

这三款菜肴,每个都有可介绍之处,但最值得写一下的,不是“拖鞋面包Ciabatta”,也不是精心设计的两款前菜,而是Baccalà mantecato(鳕鱼泥),这个既作为面包蘸酱,并放在前菜中组成一口食、不起眼的“鱼泥”,却是最能体现Dario在意大利生活工作经历的细节。

鳕鱼泥由鳕鱼干做成,鳕鱼干Baccalà,最早源于北欧人制作的鳕鱼干Stoccafisso,他以冬春季北海捕捉的新鲜鳕鱼去头、内脏,在户外晾晒而成。Stoccafisso最早从热那亚、威尼斯等港口城市传入意大利,后流行到意大利全国,并演化为Baccalà。相较于Stoccafisso,Baccalà的制作多了盐渍步骤。作为最早传入鳕鱼干的地方,威尼斯和维琴察所在的威尼托大区盛行鳕鱼干料理,维琴察最有名的地方料理就是鳕鱼干(Baccalà alla vicentina),而将鳕鱼干发泡后,以大蒜、橄榄油烹制的Baccalà mantecato(鳕鱼泥)是威尼斯常见的鱼料理之一。


Dario的老师Gianluca Tomasi餐厅就在维琴察,威尼托大区是他非常熟悉的地方,便也喜欢在料理中用鳕鱼干。只是,这种鳕鱼干绝非国内见到的即食鳕鱼干,没有进口,Dario只能以犬牙鱼自制鱼泥,并以发酵的手法还原在意大利尝到的鳕鱼干风味。

在内地餐厅越来越卷的当下,这样“说出来也没人关注”的小细节,很多餐厅是不屑于也顾不上去钻研的。



2.

>>>从“国宝”到争议<<<

无可否认,大众点评对餐饮在体验、舆情上的影响力,已经让位于抖音和小红书,尤其是小红书,虽然现在的博主多到只比牛毛少一点,单个博主对舆情的影响力被大大稀释与摊平,但仍有可能出现一家餐厅在短期内被集中评论而影响生意的情况。


而在普罗大众的叙事喜好和流量走向的诱导下,博主和舆情对高级餐厅,或者说贵价餐厅的评论,更大概率是负面的,尤其是餐厅出现一个或者几个“能被负面评价”的点时,一旦舆情形成,就不再有“理中客”可言,踩变成了一种“ZZ正确”,哪怕这“能被负面评价”的点可能本身也不尽正确,但已无人会care或者去推敲,餐厅或者厨师变成垃圾桶,网友在尘世中平日积攒的“负面情绪”搭上餐饮评论的子弹,打向餐厅与厨师。而那些觉得餐厅不错的食客,也多碍于看不见摸不到的网友可能的“群起而攻之”而选择“不响”。

这样的事,头灶、Narisawa上海、新荣记等等都遇到过,程度不一而已,「Cucina Di Dario」在开业后,也遇到了。


而这些争议的起发点,集中在对Dario板前“话多且自命不凡”,以及餐厅宣传话术的指摘上,说主厨喜欢教人吃饭,而自诩为意大利“国宝”厨师,争议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你一言我一语,一度让「Cucina Di Dario」和Dario颇受困扰。

而如果实地访问,你会觉得:Dario的说菜也并没有趾高气昂,说得知识点是比较细,但较之我觉得说菜说的最细的老「天吉」那还差点意思。Dario不到30岁,家境优越,说没傲气是假的,但比起沪上几位年轻的当红炸子鸡厨师,那他的傲气和对食客的“拿捏”本事那还差很远。

就在这样的争议中,「Cucina Di Dario」起步了。


贝柱 乌贼 鱼子酱 帕玛森干酪


沙拉

白葡萄酒醋 苹果醋 芥末酱


海鲜汤

鱼骨甲壳高汤 番茄 扇贝 红虾

这一组菜中,最喜欢且获得食客一致意见的是海鲜汤,成色和样式像极了里窝那海鲜汤,让我想起了在托斯卡纳「Caino」的回忆,那明明没有过去很久的事,现在却恍如隔世。


3.

>>>从食材到未来<<<

整个套餐有三道菜以虾为主要食材,反映了Dario对虾的喜爱,三道菜虾的料理方式和展现要点不尽相同。但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在当下内地市场,对一个餐厅来说,要获取全覆盖,稳定而优质的食材并不是太容易的事。


温州风乱炖

以前我们总认为对食材要求最高的是日本料理,但要做好西餐,对食材的精进程度一点不低:如果说日餐是拼品质与鲜度,那西餐更追求多样性及稳定性。以沪上现在比较热门的意大利餐厅「Semola」为例,他做的是意大利各地区的乡土菜,但乡土菜往往和地方食材联系在一起,一些想法很好的乡土菜便会因为内地无此食材,或者有类似的东西,却无法稳定供应只能作罢。虽然这无可厚非,中餐区域的食材供应商当然围着中餐需要转,但换言之,做西餐对食材要费的心思可多了去了。


所以,对Dario来说,从一个在意大利学厨的厨师,到回国后任了一段时间西餐老师,再到现在主打以自己名字命名,被放大镜关注的新餐厅,食材选择只是缩影,小半年的历炼只是开始,那也是自己成长中要面对的课题。他能做出下图所列的,可以称之为我的人生risotto的Risotto all’onda(波浪烩饭),也会遇到无法解释、没人想听的尴尬,他肯定还不是“国宝”,但对于做菜,视若珍宝。


烩饭

摩德纳DOP醋 红魔虾 虾脑


炖菜

虾 玉米糊 温州风乱炖


烤和牛

牛肝菌 五花肉碎 芹根泥

Cucina Di Dario

微信/电话:17702123723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链接

《如何在日本体验米其林餐厅》

依旧可以进入听我的演讲内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