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5月7日,《过敏科学》(《Allergy》)中国主题专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过敏科学》第五次出版中国主题,共刊登中国学者文章32篇,聚焦过敏科学、鼻科学、呼吸病学以及皮肤病学等多个领域。


(图为《过敏科学》2025年第5期中国主题封面,包含了汉字和农历蛇年图案)

《过敏科学》创刊于1948年,是欧洲过敏科学和临床免疫学会的官方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12.6分,是全球过敏科学和临床免疫学领域久负盛名的期刊之一。自2021年起,《过敏科学》连续5年集中呈现中国学者在过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正刊形式在全球出版发行。


(图为第一期至第四期《过敏科学》中国专刊封面,体现中国文化元素)

今年《过敏科学》中国主题专刊中,由《过敏科学》主编、瑞士哮喘研究所Cezmi Akdis教授与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共同撰写的述评,指出了生物制剂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哮喘、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中的突破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过敏性鼻炎为例,对于经常规治疗仍未控制的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新型生物制剂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张罗介绍,过去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大多采用鼻喷激素、口服的抗组胺药等化药产品。“这些产品经过广泛应用,能够较好地控制症状,但用药比较频繁,每天都要使用。新型的生物制剂一般在一个过敏季节内注射三针左右,具备较好的疗效和持久性。希望随着研究的加深和推广应用,让患者有更多治疗选择。”

此前,国家药监局网站公布,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能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生物制剂。

专刊还发表了中国学者制定的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中国意见书。该意见书重点关注中国临床数据研究,系统规范了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过程中的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等临床关键环节,为生物制剂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指导。张罗表示,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本领域学术顶刊发表指南类文件,将为全球生物制剂临床应用贡献宝贵的“中国经验”。

本次专刊中,还有中国学者在环境污染与哮喘发病机制、肠道菌群失调与过敏、药物过敏的发生机制等领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前瞻性的学术视野与创新性的科研突破,为全球过敏学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杨彦帆)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