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林琼
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岳阳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艾金长荣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年少拜师踏上中医之路,到如今成为享誉一方的名医,46载光阴,艾金长始终深耕中医领域,用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书写医者传奇。
博采众长,深耕中医传承创新路
1965年9月出生的艾金长,14岁便拜师于临湘市坦渡镇卫生院的中医陈慎繁,认真学习中医内科,后又师承临湘市定湖镇卫生院老中医艾德莱学习跌打损伤治疗,从此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年少的他,怀揣着对中医的热爱,毅然放弃高考,选择在中医之路上坚定前行。
为了弥补在中医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30岁的艾金长白天治病,晚上挑灯夜读,成功考上湖南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医知识。
他一门心思扑在中医上,利用节假日,自费远赴全国各地拜师求学,不断精进医术。他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求学还是行医,我对中医都是情有独钟,也一直想在中医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在临床实践中,艾金长精研中医经典,不断探索创新。
作为岳阳市肿瘤外治法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他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筋膜松解针”和“筋膜松解锤”两项技术荣获湖南省中医药首批中医专长绝技;化癌消瘤膏、活血通络膏成功获得岳阳市科技局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两项科研课题。他独创的针灸推拿、靶向用药、体液调控、筋膜松解等治疗方法,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顽症,具有独特疗效,让患者无须长期服药,减轻经济负担。
艾金长还研制出一种食疗方法,对三高有效。他还特别善用古方经方,临床应用“大黄庶虫丸”和“三甲散”这些治疗结节痞块的药物,对治疗肿瘤很有效。
在中医脉诊方面,艾金长也有独到的研究与成就。为了提高自己对脉相的敏感度,他每天花几个小时练习自创的“切脉功”,创新总结出大小脉、长短脉、浮沉脉、强弱脉的切脉方法,并不断在临床中验证、修改、完善。
此外,艾金长在学术著作方面成果丰硕。他先后著有《鄂东四大名医》《实用临床诊断与治疗》《实用肿瘤临床诊治学》《艾金长速成脉诊》等4本著作,在国家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申报国家专利1个、国际专利3个。
这些成果不仅是他个人学术造诣的体现,更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心系患者,践行医者仁心使命
在患者眼中,艾金长是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他秉承“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为己任。
在日常工作中,艾金长上班早、下班晚,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常常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忘我工作。近10年,他累计放弃节假日休息500多天,工作之余加班加点3000多小时,诊治患者5万多人。在抗疫期间,他几乎吃住都在医院,诊治感染者2万多人。
即便因长期给病人做治疗,导致肩周肌肉劳损和撕裂,晚上疼痛难忍无法入眠,他依然坚守岗位。
艾金长在接诊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凡能通过“候脉诊病”确诊的患者,他尽量不用仪器设备,不做其他化验;可住院但不一定非要住院的,坚决不让住院;能用非药物疗法解决的病痛,就坚决不用或少用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岳阳市内的患者,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免费上门为患者治病。在2024年的抗洪抢险医疗救援中,他白天在医院上班看病,晚上到抗洪一线加班加点医治伤员。外地慕名来诊的病人,若因路程遥远未在上班时间赶到,他也会二话不说立即为其加班看诊。
他的这些善举,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和信任。许多患者表示,艾金长不仅医术精湛,更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甘为人梯,培育中医传承人才
除了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卓越成就,艾金长还十分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传承。
为了培养中医人才、传承中医技术,艾金长甘为人梯,乐于传道授业解惑,近几年,他先后培训人才3800多人,在岳阳市中医医院举行了400人的拜师仪式二次,共有该院15名专家(弟子)拜师。他与弟子许传奇,还被湖南省总工会评为2024年度湖南省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活动优秀师徒对子。
在带教过程中,艾金长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要求师承者行医先修德。日常带教示诊,他不厌其烦,手把手地将自己所学一点一滴倾囊相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中医人掌握精湛的医术。
如今,艾金长培养的众多弟子已在中医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带着从师父那里学到的医术和医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患者服务,传承和弘扬着中医文化。
从年少拜师到成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艾金长用46年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深耕中医技术,专心治病救人。
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
在中医的道路上,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