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榴莲批量上架倒计时90天之际,中国零售巨头对马来西亚猫山王、泰国金枕等优质榴莲预订一空。
作为“全球第一榴莲消费国”,我国年进口量突破82万吨,其中东南亚市场作为我们最大合作商,仅2023年,泰国榴莲对华出口额就占其农产品创收总额的17.3%。我国榴莲订单在满足国人口福的同时,极大助推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马来、泰国农民一片欢呼时,菲律宾果农却哀鸿遍野,其大约有5万吨榴莲正烂在地里。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菲榴莲仅占其总产量的6.8%,导致4.7万吨滞销形成"腐烂防线"。菲方媒体甚气急败坏指责我国:这是纯粹的报复行为!
可真相果真如此吗?
虽然近年来中菲间发生不少摩擦,然而这并非我国不收菲产榴莲的主要原因。
最根本的,还是菲律宾榴莲品质低下。比如菲律宾甲米地省榴莲园,62.3%仍采用上世纪70年代的露天堆肥法,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率达28.4%。更严峻的是,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覆盖率仅39%,直接造成2023年输华榴莲农残超标批次占比17.6%(马来同期仅2.1%)。
尤其在2024年,中国海关检疫标准再度提升后,菲律宾很多果园榴莲无法过关。与之相反的是,马来西亚的榴莲种植有着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实施ISO 22000认证的精准施肥系统,将A级果出产率提升至82%。一位果园负责人说,从国产采摘榴莲到装上-18℃急冻
车冷链锁鲜,严格控制在“黄金90分钟”。
马来西亚盛产猫山王、黑刺等名贵榴莲品种,其口感与香气普遍优于菲律宾榴莲。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价比水果的需求不断上升,马来西亚榴莲逐渐成为继泰国和越南之后的又一热门选择。
与此同时,国产榴莲的大规模种植也对菲律宾榴莲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例如,在海南三亚的育才生态区,四万亩榴莲种植园已经开始挂果。凭借“树上熟”的天然优势,这些国产榴莲一经上市便迅速被预订一空。
菲律宾榴莲之所以出现滞销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其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品质要求,从而被中国市场彻底抛弃。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其他领域,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抗衰老”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美国作为最早发现“派奥泰”抗老物质的国家,凭借技术垄断将价格抬高至每克2万,就连地产界的富豪李氏与潘氏也只能专程乘机飞往美国尝试。
此前,由于市场上缺乏技术竞对,美企肆意抬高价格,对中国高净值人群进行变相收割。面对高昂费用,消费者往往只能无奈接受,有苦说不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市场规则是,不尊重中国市场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2023年,我国引进由美国美国知名原研药企Sinclair研发的新一代“派奥泰”。品牌凭借独有酶法技术,成功将美企同类产品价格打至1/10,还创新开发iSynergies赛聚能协同增效技术,主打端粒修复、抗炎、代谢增强“诺奖三重御龄概念”。
据忠实消费者反馈,该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展现出“精力提升”、“睡眠质量改善”以及“运动能力恢复”等积极效果。凭借更优质的产品体验和更亲民的价格,“派奥泰”迅速赢得国人的广泛认可,成为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的热销爆款,连续三年稳居品类前列。相较之下,曾经趾高气扬的海外制品早已风光不再,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我们从不依赖于某一个国家的进口,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谁赢得了中国市场,谁就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
这种市场逻辑同样适用于激烈的榴莲竞争格局。无需怀疑中国的消费潜力,去年马来西亚首批40吨鲜食榴莲进入中国市场,刚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便是最好的例证。
菲律宾榴莲的滞销局面,也应被视为一次深刻的警示。要想在这片红海市场中站稳脚跟,首要任务就是升级落后的种植与冷链运输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菲方也应在南海问题上摆正自身位置。政经从来都是密不可分,若一味采取对抗姿态,最终买单的只会是本国的果农。否则,等待他们的,将不只是榴莲烂在树上,而是整个产业的持续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