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夕,闵行海事局联合上海航标处正式启用常态化激光助航设备,通过绿色激光束动态标识闸港弯道浅水区域,提醒船舶保持安全距离。该设备通过编程调试多组激光灯系统,将浅水区边界投射于水面,系首次针对闸港弯头水域常态化设置的科技助航措施。夜幕中远眺浦江,可见闵行海事局向江面发出了“一束绿光”。
闵行海事局向江面发出“一束绿光”
据了解,闸港弯头水域呈近90度直角弯,可航水域狭窄。近年来,受大芦线航道整治工程影响,弯头凸岸侧出现淤积浅点,易引发船舶搁浅。因黄浦江疏浚工程可能延迟,闵行海事局经实地勘察,决定联合上海航标处采用激光标识技术作为临时替代方案,通过绿色光带实时标示浅水区,引导船舶远离危险区域。
弯头凸岸侧出现淤积浅点
设备启用后,闵行海事局巡逻艇通过高频设备,提醒船舶航经闸港弯头时保持与岸边距离,远离绿光标识浅水区。激光设备调试中,闵行海事局联合上海航标处优化了发射角度与照度,减少对船舶驾驶员视线干扰,并避免占用航道资源。
经过六天运行,闵行海事局电话调研航经船舶,多数船员表示激光标识清晰且不影响正常航行,重载船舶反馈转弯后船位校准效率提升。“未来,我们将根据反馈持续优化设备参数,并联合上海航标处跟踪评估效能,全力维护辖区水域通航安全。”闵行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王若曦
供稿:闵行海事局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