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成都一直以高校云集闻名于世,坐落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双一流”高校。但在这些高校中,有的高校因其“低调”属性虽不常被考生家长列为报考首选,却是名副其实的、实力硬核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这类高校来说,实力比名气更为重要。



这所学府便是成都理工大学。它不像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那样名声在外,却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和稳健的学术实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所起源于1956年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的老牌强校,虽不在舆论风口,却在地质领域竖起了一座学术高峰。成立的地质相关专业,作为王牌,早已享誉国内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同时,近年来,该校的多个其他学科也迅速崛起,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种低调而稳健的发展态势,让成都理工大学在“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成为众多学子心中值得信赖的学术殿堂。



翻开成理的学科版图,这份"地质基因"正迸发出新的活力。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不仅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更在软科排名中稳居全国前三,与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比肩而立;矿业工程闯入软科世界学科排名前30强,成为全球顶尖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等5个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材料科学排名一年跃升18位,展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

这份国际认可的学科水平,转化为67个本科专业的扎实实力——2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构建起覆盖地质勘探、环境工程、核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矩阵。在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地质工程专业全国第二的佳绩获评六星级专业,地球物理学等4个专业跻身五星级,成都理工"低调但顶尖"的学术实力正等待着慧眼识珠的学子。



成理的硬核之处,还在于将"地质优势"转化为"多学科突破"的创新生态。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在汶川地震重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们破解能源安全难题;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进行的项目正在领跑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在材料与化学化工程学院,高纯石英提纯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这种"立足优势、不断创新"的办学精神,让成理学子既能深耕专业,又能拓展视野。



在成都理工大学,学习可不是光啃书本。地质实习路线上的足迹,核技术实验室里的严谨测算,智能装备创新大赛的激烈角逐......这些经历把学生们练就成了“能吃苦、敢创新”的实干派——既有地质人的踏实坚韧,又有创新者的锐意进取。当其他高校追逐排名时,这里更关注每个学子能否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选择这所"实力大于名气"的高校,获得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探索地质与开拓未来的“真本事”:既能用专业知识解决资源勘探难题,又能用创新思维设计未来能源方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