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学术无国界,若国外的知识确实较为先进,引进过来为我们所用肯定没问题,只是这总归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似乎会让人觉得好像要向那些先进之处低头,这让很多网友不满。
于是现在有不少家长,比如就想让孩子报考哈工大这类爱国名校,他们认为要是其他院校给留学生发奖学金或者聘用大量外国教授,那就是不爱国,可放在现实生活中,这真的合理吗?就像最近四川大学发生的那样一件事。
川大引进日本历史教授,内行人说出真相:他们研究中国史一直很牛的
四川大学本质上是一所综合类学校,其历史以及文学系向来都很出色。再者,川大位于文化历史名城,它的考古学也一直备受考研学子欢迎。像法律系等纯文科专业,若能考上川大,在当地还是能找到很不错的工作的。
即便如今文科式微,川大的名声依旧很响亮。大家肯定也会好奇,考上这样的顶尖名校,为我们授课的会是哪些厉害人物呢?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四川大学再度受到关注。
这次的起因是川大成立了古典学系,既然开设了新学科、新专业,自然要招揽人才。名校所选择的导师一般在国际上都颇具知名度,而此次川大全职引进了一位特殊的老师——来自日本的宫本一夫。
他是世界级的考古学专家,在历史领域有着独特的话语权。说他是教授,可能都还不足以体现其分量,毕竟他曾担任过日本九州大学的副校长。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日后坐镇四川大学,想必会给学子们带来很不错的教学体验。他今后将在四川大学文科担任讲师、教授等职务。
但这一下子让很多人不理解了,中国14亿人难道找不出一个比曾是日本副校长更厉害的老师吗?如今人才引进搞得轰轰烈烈,很多985院校毕业的博士生都表示自己不好找工作,要是把这些青年才俊引进来,是不是也能解决国内的就业问题呢?
非要让一个日本人来讲授我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听起来确实有些别扭。不过,业内人士倒觉得这也没什么,首先正如我们常说的,很多知识是不分国界的,有知识就可以分享。
而且只要在历史系待过的人都明白,日本的很多教授对中国史的研究确实非常出色,甚至很多学历史的学生还会顺便学一门日语,以便去国外交流学习日本的汉学研究。
在学术层面互相交流借鉴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并且日本的考古水平公认比较高
日本传承了很多唐风文化,所以有句话说日本是汉文化的“冰箱”。这似乎也能说明四川大学引进这样一位教授并非特意制造舆论,而是有着其自身的考量,这位教授在历史和考古学领域确实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地位。
他本就是九州大学的博士,还是日本中国考古学会的会长,研究范围颇为广泛,长期从事亚洲东部史前至早期铁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就连三星堆这样的考古发现中也有他参与的身影。
所以,在专业领域内的同学对此都不觉得有问题,我们很多研究资料和文本也是从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翻译过来的。承认别人的长处并不难,可能大家一想到这位老师的身份,心里会有些别扭,不过最终还是要看成果,如果成果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若是连这样都看不惯的人,可能就是那种会从大年初一开始为哪吒电影喝彩,一直喝彩到现在的人。这类人的学历和见识不见得很高,当务之急应该先去读个中专,再去评判大学的事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