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0年,因为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43岁的苏轼被押解到京城待审。
他下狱一百零三日,在天牢里写下绝命诗"是处青山可埋骨",连后事都跟弟弟苏辙交代好了。
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捡回条命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当了个芝麻大的团练副使,可你猜他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是哭天抢地,而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让后世吃货们直流口水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看看这诗写得有多绝!别人被贬都写"感时花溅泪",他倒好,刚到黄州就惦记着长江的肥鱼和山里的嫩笋。
尤其是第三四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活脱脱就是现代人发朋友圈的架势:新搬来黄州住,楼下菜场有江鲜,后山竹林出春笋,美滋滋!
更绝的,是他自嘲的本事。说自己"平生为口忙",表面上是说为了糊口奔波,其实暗戳戳吐槽因为管不住嘴(写诗)才倒霉。
四十三岁就自称"老来",把贬官说成"员外置",活像现代人说"公司把我调去仓库当管理员"。最后还凡尔赛地说拿着朝廷工资不干活惭愧,活脱脱古代版"躺平青年"。
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把视觉变味觉的魔法。看见长江绕城,立马想到清蒸鲈鱼;望见满山翠竹,自动脑补油焖春笋。
这种吃货的超能力,简直和现代人旅游时对着风景点评"这里适合开民宿""那片地能种咖啡豆"如出一辙。
这首诗里藏着的生存智慧,放到今天依然管用。就像我们遇到裁员,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却能发朋友圈:"终于有时间钻研厨艺,楼下菜场的鳜鱼真便宜"。
苏轼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给你发烂牌的时候,不妨先找找看里面有没有隐藏的美食优惠券。
下次当你遇到糟心事,不妨学学苏东坡。毕竟连生死关头的苏东坡都能靠想着吃挺过来,咱们这些日常小挫折,配上一碗东坡肉,还不是笑谈中?